余杭晨报讯 2005年前,南峰村还是余杭3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也是中泰街道10个村综合工作考评倒数第一的村。从2006年到现在,该村每年街道村社综合考核始终排在首位,年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5万元上升到80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0万元。说起这些,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南峰村党委书记施坤良。
受任于艰难时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2005年,施坤良作为“双带型”人才当选村党总支书记。经商出身的施坤良明白,一个行政村就如同是一户家庭或是一家企业,经济是基础,管理是生命,只有敢为人先,科学管理,才能强村富民。
“书记说要带我们脱贫,还要把南峰村建设成富裕村,那时我们都觉得他是在开玩笑。”村民施新明说,施书记当时的“豪言壮语”在村民们看来,简直是异想天开。回想过去,再看如今,施新明不由感慨,“我们村能取得这样的发展,离不开施书记的付出。”
从规矩定方圆五大机制提升管理
施坤良始终坚持以网格为基础治理单元,实行“小班化”管理模式,让每位班子成员包干管理,让党员带头执行,形成“网格的事情大家做、大家的事情党员带头做”的良好氛围。每月的班子例会,村里邀请组长、党员代表、监督会成员、老干部代表等列席,真正实现“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着做”。
施坤良还指导并修订了《村规民约》,让其成为基层治理的“草根宪法”;指导编发村报,主动向村民公开,接受监督。他还创新“五星考核”机制,将“五星家庭”创建作为村民享受村级各种福利和资源的前置条件。
抢抓机遇打造中泰“标杆村”
今年初,南峰村开建一处标准厂房,如今一期已投用,二期将迎来验收。施坤良告诉记者:“这个标准厂房属于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成后作为新能源配套项目投用,每年将为村里带来近500万元的收益。”
14年来,施坤良关注政策导向、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抢抓机遇。建造标准厂房,引进企业项目,盘活存量资产……一步一步,南峰村摘掉了贫困帽子。
杭临轻轨、杭州二绕城建项目前期在南峰村率先动土;创新小镇拆迁现场会在南峰村召开;街道垃圾分类试点放在南峰村……施坤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试点工作以后肯定要在全街道乃至全区推行,晚做不如早做,我们不仅可以先行一步,还能在政策上获得优惠,这也算是给村里创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