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晨报 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在主题教育中,我区各地各部门把落脚点放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力解民忧,全力以赴解决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子女白天不在身边、自身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甚至上街买菜、起火做饭已成问题……针对不少老年人的实际困难,鸬鸟镇大力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养、心理疏导等6项“一站式”综合性养老服务,打造全托式微型养老体系。服务中心通过采取“政府+家庭+募捐”共济方式进行餐费补贴,在确保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就餐标准,将每餐价格定在老年人可承受范围内。针对部分居住分散、行动不便或重度残疾的山区老人,建立助餐服务清单,实现“送餐上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照料中心均签订医养协议,对入住老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和入住体检,每月派签约医生、医护人员入驻照料中心开展医疗相关服务。截至目前,鸬鸟镇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累计达273人,人均每年享受服务时数137小时,各照料中心日均用餐人数超过200人次,全面覆盖到了有需求的各类老年人群体,受益群体满意率达100%。
在“三服务”走访中,仁和街道发现仍有部分困难群众住房危旧,为此成立专班小组,开展逐村逐户调查,同步跟进疑似危房鉴定工作,根据鉴定结论,制定一户一档改造方案。同时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仁和街道关于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的实施办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救助、农民自愿、科学规划、阳光操作等原则,充分考虑各方承受能力,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实施新建、改建、修缮、置换等分类救助,不搞大拆大建,除享受上级各项补助政策外,视困难程度,街道再给予1-10万元不等的补助,截至目前完成18户D级危房户100%解危,对77户C级危房户实行二年解危三年改造计划。
区民政局制定困难家庭按月走访机制,对在册社会救助对象每月走访,了解被救助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和支出等基本情况,并在《余杭区社会救助对象走访服务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做到一户一档。发现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的成员、收入、财产等状况发生变化的,及时进行核实,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给予救助。通过加强动态管理,实现救助对象有进出、救助水平有提升,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促进我区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和救助资金使用效能。开展按月走访和系统核查以来,发现家庭情况发生变化共计1163户,取消低保1125户1867人,纳入低保953户1343人,临时救助552户。
良渚新城、良渚街道实施“3+X”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机制,出台《良渚街道2019年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创新开展“3+X”结对帮扶模式,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由一名街道领导、一家规上企业、一名村社干部和一些社会爱心人士联合结对一户低保家庭,加强帮扶合力。在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中,走村入户、定期慰问,动态掌握帮扶对象家庭情况,落实精准扶贫“一户一方案”,切实做到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并落实“培训+招聘”就业扶贫。突出源头精准,加强动态管理,抓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再补课”“再升级”等工作,充分发挥专项扶贫引领作用、行业扶贫中坚作用、产业扶贫带动作用、社会扶贫补充作用,加快形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共有193名街道干部、110余家企业、95名村社干部参与,落实帮扶资金121万余元,解决就业21人,130户帮扶对象中脱贫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