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主题教育“精准施治” 用实践助力百姓“消薄增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0-28 13:59:05 Mon   

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杭州市淳安县各机关、乡镇从农村经济发展痛点出发,用实践助力“消薄增收”,让老百姓获得实惠。

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屏门乡充分利用近5万亩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提高亩均效益。“可种下去了,谁来收购?”看着10余亩长势喜人的中药材基地,佛岭后村村民王宏标最担忧的就是今后的销路问题。屏门乡党委积极破解“林下经济中药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这一“肠梗阻”难题,积极引进屏门华屏中药材厂项目,预计年产值800万元以上,真正把中药材销路直接铺到了农户家门口。

“中药材厂项目落地屏门,一方面销路有了保证,给药农们吃了颗定心丸。另一方面,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销售,不用像以前一样来回跑,也极大地节约了销售成本。”该项目负责人屏门乡副乡长方思佳表示。

双共村是瑶山乡最小的一个村,村集体山林田地、物业房产等资源都十分匮乏,消薄增收压力巨大。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党支部书记徐慧仙摒弃“等靠要”思想,带领党员开启“粽子消薄增收”计划,每天不停地跑销路、接订单、送货上门,农村、城市,农户、超市都留下她奔跑的足迹。订单有了,为了包装礼盒粽,她带领党员、村民们常常忙到深夜。短短20天竟然卖出了近2万个粽子,总收入达13.872万元,超额完成村集体38720元的消薄任务。“双共粽”一下子成了热销货,徐慧仙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粽子书记”。

“作为村书记,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担使命’。”徐慧仙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粽子计划”的成功,不仅增强了她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心,也打开了双共村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双共村已从邻村租了23亩田地,用来种植本地“糯米稻”,他们计划着把“双共粽”品牌做大做强,从大山走向省城,从小超市走向大超市……

临岐镇临岐村作为淳安县第一大村,党支部把消薄增收作为主题教育破难课题,村集体流转了67亩田地种植萝卜,启动“绿色增收计划”。组建由村两委干部、青年党员和乡贤组成的临岐村“党建消薄”攻坚队,成立岐望果蔬专业合作社,专业化运营“党建消薄基地”。邀请杭州市农科院等4家科研单位20余名农技骨干,对翻田、播种、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为200余户农民开展示范区现场教学,确保农产品绿色有机、高产增效。

站在一大片绿葱葱的萝卜田垦上,村支部书记方宝娟高兴地说:“我们跟‘三服务’结对单位杭州市商旅集团对接,得到大力支持,通过他们的鲜果配送中心形成‘产、购、销’全链条服务模式,解决60余万斤萝卜的销路问题,消薄基地可直接带来12万元的受益。”

助力消薄增收,淳安县城市管理局在“三服务”走访中,收集到乡村“优质农产品进城销售”的现实需求问题。为疏通“老百姓的需求与城市标准化管理”这一堵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城管局创新推出农产品“集中市场、固定自产自销点、临时自产自销点”三种建设模式,将种植大户引入集中市场、流动摊贩引入固定自产自销点,对300余户果蔬农户实现精准定点。同时,根据时令水果的季节性特点,按需增设55个“水果进社区”临时自产自销点。

这个十一假期,正值淳安县猕猴桃盛产期,由于今年本地猕猴桃等水果普遍丰收,产量大增,以往的销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户需求,随着猕猴桃的逐渐成熟,眼看着藤上的猕猴桃就要往下掉,临岐镇的猕猴桃种植户们发了愁。

淳安县城市管理局城西中队党支部的党员余士刚在走访交流过程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组织党员干部想出了办法:在鱼街、渔人码头和江滨公园设立了3处临时自产自销点,变“堵”为“疏”,为果农增加销路。

“这样一来,虽然在管理上城管局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是果农是带着感激的,大家互相理解,工作也就没那么难做。”余士刚说。

目前,淳安县千岛湖镇各城区建立农产品自产自销市场3个,自产自销点8个,临时销售摊位55个,乡镇点位23个。截止日前,共吸引农户3000余户,累计销售额近2300万元,其中枇杷、西瓜、橘子等水果收入达2100余万元,蔬菜收入近150万元。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赵红香 见习记者 陈培  编辑: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