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红色记忆│桐庐与遂昌的红色情缘
发布时间:2019-06-07 22:21:00

己亥清明前夕,我有幸作为“知名作家走进丽水”采风团成员,走进秀山丽水,来到多彩遂昌,感受红色丽水红色遂昌带给我的别样风采。

这次丽水之行,还让我意外发现,桐庐与遂昌,竟然还有深厚的红色渊源。抵达当晚,根据活动安排,我们前往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在众多的宣传图板、人物介绍中,我蓦然发现一个桐庐人——一张裂嘴大笑的黑白人像下面,赫然写着:

“殷铁飞(1911-1968.3),又名王豁,桐庐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调至中共处属特委工作。10月起,先后任特委工运主任,丽水中心县委委员、组织部长,闽浙边委员会,闽浙边临委员会、遂昌县委书记,遂昌县特派员,处属特委委员、遂昌县委书记兼县武工队指导员等职。1949年5月遂昌解放,任遂昌县长、遂昌县委书记。1951年,调往衢州。”

纪念馆另一处,我还发现这样一块文字展板:

“借东家住宿了,不要发目标。上门板,捆稻草,房子扫干净。发了目标,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坐牢房,上夹棍、老虎凳、辣椒汤,日子真难过。同志们,革命不能放松!”

下面标注一行小字:“1947年冬,中共遂昌县委书记、县委武工队指导员殷铁飞教队员们唱的《注意歌》。”

我马上拍了照片发朋友圈,留言“发现一个桐庐人”。很快有朋友告诉我他是桐庐城南岩桥人。县博物馆馆长还告知其故居近年刚修葺一新。

殷铁飞故居外立面

殷铁飞故居天井及厢房

殷铁飞故居一进背立面

第二天,我们前往遂昌。车行崇山峻岭间,来到位于金竹镇梭溪塘岭村,村中有一座傅正友公祠。这座建于清代末期1903年的古祠堂,竟然是中共遂昌县委旧址。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浙西南第一个县委——中共遂昌县委在此诞生。

我从祠堂内的宣传图板上,再次看到了殷铁飞的照片。图板题为“1927—2017年历任中共遂昌县委书记名录”,上有23张人物照片,殷铁飞排在第四位,照片下文字是:“殷铁飞,籍贯:浙江桐庐,任职时间:1942年5月-1951年12月”。没想到殷铁飞竟然是解放前后的遂昌县委书记。

后来,我从桐庐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写出版的《桐庐微村志》“岩桥村”一篇中发现了对殷铁飞较为完整的介绍:“殷铁飞(1911~1968),原名王宣畅,又名王豁、王朗斋、王光洲,浙江桐庐仁勇乡(今城南街道)岩桥人。王宣畅14岁外出当学徒,后去上海、杭州、平湖等地当店员、工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离职,去诸暨、余姚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民国二十七年(1938)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殷铁飞。先后担任诸暨县枫桥区特支宣传干事、中共余姚县工委宣传部长、特委委员兼职工部部长、闽浙边委常委、闽浙边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民国三十一年,闽浙边委及一些基层党组织遭国民党破坏,边委领导人曾铁民、张麒麟相继牺牲。殷铁飞任闽浙临时边委委员兼遂昌县委特派员,在白色恐怖中,整顿、恢复遂昌境内30多个党支部和一些党小组,把400余名党员重新组织起来。又在龙游沫尘、衢县岭头、罗樟源等地发展党组织。在遂昌建立党的外围组织——同心会。在后垄、白麻、高洋、下杭等畲族村寨建立联络站,一面做好开明士绅和中间派乡保长的统战工作,一面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行,孤立顽固势力。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任丽水特委委员兼遂昌县委书记。民国三十六年,领导成立遂昌武工队,惩处叛徒、特务和其他反动分子。解放后,殷铁飞历任中共衢州地委委员、遂昌县委书记兼县长、衢州专署副专员、地委组织部部长、浙江省监委委员、金华地委副书记等职,1968年在上海病逝。”

新中国第一任遂昌县委书记,是我们桐庐人。桐庐与遂昌的红色渊源,你说深不深。然而不料还有更深的渊源,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遂昌人就在桐庐分水开展建党活动了。

那天我们在浙西南第一个县级组织中共遂昌县委旧址,位于遂昌县城西北部的金竹镇梭溪塘岭村塘岭头自然村的傅正友公祠内,围坐一桌听遂昌党史研究资深专家周老师讲述红色故事。

中共遂昌县委成立后,尽管积极开展工作,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但还是很快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于是,中共遂昌县委的几位骨干成员根据上级指示,转战浙西地区的於潜、昌化、分水等县乃至安徽的宁国地区,开展指导创建中共党组织活动。

周老师听说我来自桐庐,便对我说:“你们桐庐的分水党组织,就是我们遂昌人指导创建的。”

周老师的话,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分水原先是一个千年古县,1958年撤销并入桐庐,如今是桐庐下辖最大的镇,是桐庐县的副中心。对于分水党组织创建的这段历史,我的确不甚了解。于是,回桐庐后,我去找寻了一些党史资料,发现了一个个遂昌人的名字,了解了他们在桐庐分水发生的红色故事。

傅以和(1904—1980),又名佩德,遂昌梭溪乡(今金竹镇)塘岭头人。1927年2月,年仅23岁的傅以和化名傅佩德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4月,他便担任中共浙西特委委员、中共遂昌县委书记。他是中共遂昌县委第二任负责人,却是第一个书记(成立之时的谢云巢称负责人)。担任县委书记的傅以和组织遂昌县工农革命军(又称农民游击队),积极准备武装斗争。没想到不久即被国民党探悉并派警察前来镇压。傅以和立即组织农民游击队抗击,救回被抓的党支部组织委员,乘胜捣毁内桃源区自治公所,并准备攻打遂昌县城,建立苏维埃政府。后因国民党省防军和县警察大队镇压,战斗失利,转移至金华兰溪。

傅以和与桐庐结缘始于1928年。这年5月,他和另一位中共浙西特委委员一起,在桐庐著名的惠宾旅馆召集了一次会议,此事竟登上了《桐庐县志》(1991年版)的“大事记”:

“民国17年(1928):5月,中共浙西特委委员周洒秋、傅以和在桐庐惠宾旅馆,召开遂昌、於潜、分水、昌化和宁国蓬山地区党组织负责人紧急会议,部署工农武装建设。”

惠宾旅馆位于桐庐县城富春江与分水江交汇处,建于1919年,是幢四层楼房,当时号称浙西第一高楼。这次会议传达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积极发展党组织,准备秋收暴动,建立工农武装的决定。会后傅以和于1929年夏,到於潜、分水、昌化等县工作,任於分昌党组织负责人,组建中共分水区委。1930年浙西特委遭破坏,傅以和又有病在身,于是先后在於潜、昌化、分水等地治病。1933年经人介绍到桐庐县仕夏小学任教。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遂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遂昌县、江山县人民银行副行长、行长。

另一位在分水开展建党活动的遂昌人叫傅祖尧。

傅祖尧(1890—1930),原名傅熙龄,化名傅德建。遂昌县梭溪乡塘岭头村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担任中共遂昌县塘岭头支部宣传委员。1928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支部成员分散隐蔽,坚持革命斗争。同年5月,他接特委通知到桐庐参加浙西各县党的负责人会议。会议结束时,特委派他暂回遂昌工作。傅祖尧回遂昌后任县委副书记兼湖山区委书记。1929年春,傅祖尧按照上级指示去分水县城拜青帮首领冯芝珊为“先生”,以此关系在青帮组织内开展党的秘密活动。这一年夏季,中共於(潜)分(水)昌(化)中心领导小组负责人傅以和到分水传达指示:“要建立分水区委,为筹建分水县委作好准备。”在上级的帮助下,分水区委建立,傅祖尧任书记。

关于这段历史,《桐庐县志》(1991年版)有如下记载:“民国17年3月,中共遂昌县委副书记傳祖尧(又名傅德建)到分水县岩坞一带秘密进行建党活动。同年10月,傅在遂昌县塘岭头组织暴动失败,为避国民党当局追捕到分水以卖字、教书作掩护,继续发展党员,建立中共岩坞支部。18年春,中共浙江省委直属分水区委建立,书记傅祖尧。区委成立后,积极发展党员,先后建立查坞、岩坞、印渚、塘源、大五管、贺州、分城7个支部,有党员70余名。19年8月,因省委通讯机关遭破坏和傅祖尧病故,於(潜)、分(水)、昌(化)领导小组负责人转移,区委与上级失去联系,组织活动停止。”

我还了解到,傅以和生病时,避居分水,正是得到了当时以塘源初小教师身份为掩护的傅祖尧的悉心照料。傅以和病情日见好转,傅祖尧却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于1930年中秋节,病故于分水塘源村。他的英魂,与桐庐分水永远连在了一起。

傅以和、傅祖尧和殷铁飞,是遂昌人和桐庐人当中的杰出代表,是两县党史上抹不去的人物。正是因为他们的关系,让遂昌与桐庐结下了特殊的红色情缘。

桐庐与遂昌,虽分属不同地区,相隔山山水水,但地貌相似,人缘相亲。愿两县能够永续前缘,携手向前,共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桐庐博物馆   作者:董利荣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