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这是一封属于萧山女革命家的情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7-22 16:10:13

“亲爱爱:

今天接到你七日的信,方知兆征(苏兆征烈士)死的原因……

亲爱爱,我的感慨是何等的呵!……

我这两天当然感觉到不舒服,神魂颠倒的。再过一星期,我就要回莫了,好爱爱,人的生死是如此的不定!

这次养病比上次在南俄固然成绩好些,但是,始终不觉着的愉快,我俩还是要经常的注意身体, 方是有效的办法。养病的办法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但是,你快可以看见我了,至少比以前是胖些了。你高兴么?好爱爱,我要泡菜吃!

仁静回,託他带这信,仁静又是失恋一次,但是,他不屈不挠的,居然写了一封极长的信给她。他固然是很可怜的。

……

天气仍旧是如此冷,仍旧是满天的雪影,心里只是觉得空洞寂寞和无聊,恨不得飞回到你的身边,好爱爱。我是如此的想你看,说不出话不出来的。

我想,我只是想着回莫(莫斯科)之后,怎样和你两人创造新的生活方法,怎样养成健全的身体和精神。

还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但是,不知如何的说,不知从何说起……

亲爱爱,我吻你,吻你,要紧要回莫见着你,抱着你!!!

我的心伤了!兆徵的死,仿佛是焦雷一样……”

你的阿哥

三月十三日

这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1929年3月13日写给妻子杨之华的信。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炽热的爱,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萧山籍女革命家杨之华的故事。

杨之华,1901年2月出生于萧山县坎山镇一个衰落的地主家庭。其父杨羹梅以经商为主,思想较为开明。在清末维新派的禁缠足运动的影响下,杨之华不肯裹脚,坚持要和哥哥一起读私塾。她从小接触并喜爱穆桂英、花木兰等巾帼英雄,这些都为之后她的思想形成指明了方向。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除了为人们所熟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妻子这个身份之外,她还是中国妇女活动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中共上海地委妇女部长、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等职,并多次领导上海工人展开革命斗争。

自由——追求真爱的世家小姐

杨之华在家中长辈的主持下与世交衙前沈家结为姻亲。她的丈夫沈剑龙(早期共产党员沈定一的儿子)是其哥哥的朋友、同学。这段门当户对的婚姻本来是被大家所看好的,但是沈剑龙婚后一心想要独立生活、不靠家里,于是只身一人去往上海闯荡。在上海的灯红酒绿中迷失了自我,终日享乐,感情出轨,意志消沉。杨之华多次写信规劝,他也只字不回。这样的婚姻让积极进步的杨之华难以忍受。

瞿秋白和杨之华于1924年11月摄于上海

她前往上海参加工人运动,并于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继续学习以充实自我、继续革命。在上海大学,她遇到了瞿秋白。瞿秋白时任上海大学社会系主任,瞿秋白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沉静、严肃的知识分子气质,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瞿秋白原有个妻子叫王剑虹,是五四运动中一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战士,但不幸早歿了。也正是1924年,杨之华在瞿秋白、向警予同志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共同的政治信念,火热的斗争生活,使她和瞿秋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最终决定勇敢面对自己不幸的婚姻,追求自己的幸福。

瞿秋白和杨之华

杨之华与瞿秋白回到萧山与沈剑龙等家人进行和谈,他们三人像朋友似的以心平气和的态度谈了一整夜,大家彻夜未眠,商谈好了办理离婚手续。瞿秋白和沈剑龙二人因此结为好友。此后,他们夫妻在相互扶持下度过了艰难的革命岁月。当那个婚恋自由才刚刚开始的年代,杨之华追求自由与真爱的做法初步表现了她作为一名新时代女性的优秀品质。

1924年11月《民国日报》连续三天刊登三则启事:

杨之华沈剑龙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脱离恋爱的关系。

瞿秋白杨之华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恋爱的关系。

沈剑龙瞿秋白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朋友的关系。

革命——追求真理的妇运先驱

杨之华于浙江女师念书期间,五四运动的思想浪潮冲击了杨之华,在《星期评论》等进步刊物的影响下,杨之华投身杭州新文化运动,在学校创办进步刊物,与浙江第一师范的男同学一起上街做爱国演讲。精彩的文章和革命热潮让杨之华觉得自己不能再“死读书,读死书”。她放弃了浙江女师的学业(本就对其校内宣传的封建女性形象不满),去到了位于上海的《星期评论》社,在该期刊停刊后,又进入了一所教会学校(女师体校)学习,但因反对其基督教奴化教育,被学校开除。

杨之华

被开除后,杨之华回到家乡,为反抗封建礼教,她剪掉长发,下水游泳,上街骑自行车等,一时轰动乡间。在衙前农村小学校任教,并参加了沈定一发动领导的衙前农民运动。又于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以衙前农村小学为阵地,开展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妇女评论》上发表《我不去!叫太太去》《小友!听我话!》《社交与恋爱》《旧伦理底下的可怜人》《对于<争论“社交和恋爱”>的争论》《离婚问题之我见》等多篇文章,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并向社会呼吁尊重女权,改变女子不平等地位。

1924年,杨之华进入上海大学读书,遇到了向警予,她对杨之华悉心栽培,让杨之华深入到工人中间去。在协助向警予工作期间,杨之华形成了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深入参与革命活动也让杨之华的思想水平迅速提高。

1924年11月,向警予、杨之华等人起草了题为《上海国民党女党员上总理书,要求国民会议容纳妇女团体》的公函面呈孙中山,折射出中国妇女强烈要求解放的愿望,这场女界国民会议促成运动是中国现代妇女运动史上的第一次群众性妇女运动,为杨之华以后独立开展群众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20世纪20年代上海三次丝厂罢工运动,杨之华都积极参与领导,打倒女贼穆志英,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采取了不同的斗争策略,最终取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杨之华已经将早期的妇女解放思想融入到时间斗争中,使其早期妇女解放思想得到了事实的检验和肯定。

勇敢——不惧敌人的钢铁战士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杨之华母女被党中央召集从苏联回国,去往延安。途径新疆时,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拒捕关押长达四年。在狱中, 杨之华化名“杜宁”,积极组织同志们同敌人开展斗争。当时,她的肺病已非常严重,但是她从不向别人讲自己的病情,而是经常热情地鼓舞大家要对革命充满信心。

被捕期间, 敌人曾两次审讯杨之华。当敌人诬蔑共产党“杀人放火”时,她反驳道:“杀人放火的是你们这些国民党匪徒,你们对中国人民犯了罪!”当敌人用掉脑袋来恐吓她时,她反击:“我们从信仰共产主义那一天起,早准备掉脑袋了,但是信仰永不会变!”当敌人要她同意她单独出狱时,她坚定地说:“我们无罪,一定要全部无条件释放,把我们集体送回延安!”她的勇敢也影响了女儿独伊,独伊回忆起在狱中的生活,最多的就是来自妈妈的鼓励。她在面对敌人时毫不妥协,无畏牺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是位勇敢的女战士。

乐观——鼓励女儿的伟大母亲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杨之华受康生陷害,被扣上了“叛徒”的罪名,对其实行隔离审查。在监护期间, 杨之华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最后竟至全身瘫痪。他们妄称: 杨之华母女等人在1943 年就已“叛变自守”,后来又销毁了罪证,潜伏在党内,她们是在有计划地搞内奸。在康生等人的迫害下,杨之华及其女儿全家被扫地出门。

瞿秋白从德国返回莫斯科时与夫人杨之华及女儿瞿独伊合影

1973 年, 被关押6年之久的杨之华第一次见到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女儿独伊。当时的她感慨万千, 但是却强咽泪水,继续鼓励女儿:“你们要乐观,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党有怨言,要永远跟党干革命,而且要准备迎接更大的风浪! ”这位坚强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仍是鼓励女儿要乐观面对生活的风浪,不抱怨、不气馁。

瞿独伊

杨之华作为萧山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她的事迹在后来得到了广泛传播,也是萧山的骄傲。而她的革命精神也值得萧山人学习。

目前,在瓜沥镇三岔路村还留有杨之华的祖居,但已是破败不堪,濒临倒塌,我们也呼吁有关方面能尽早修缮老宅,进行布展,展示杨之华革命的一生,并与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相呼应,保留萧山的红色记忆,讲好萧山革命故事!   

破败不堪的杨之华祖居

来源:萧山文化遗产   作者:作者/叶梦炯 孔卓莹 资料/萧山博物馆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