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桐庐】红色记忆 | 记濮振声故居
发布时间:2019-09-05 12:28:45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桐庐博物馆将连续发布系列向社会各界征集的发生在桐庐的红色革命故事,让大家缅怀那些“近在咫尺”的革命先烈,铭记那段艰苦卓绝又激情满怀的岁月,继承并发扬革命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

今瑶琳镇高翔行政村石青自然村是个青山环抱,人杰地灵的地方。辛亥革命先驱者濮振声就是石青村人,他的故居历经百年风雨,与石青村的普通民居一起扎根在青山脚下。

高翔村

濮振声(1844-1907),字景潮,分水县招贤(今桐庐县高翔乡石青村)人,清同治岁贡生,以训导衔候选在家。为就近建德、分水、桐庐、富阳、新城、临安6 县客民总董事,白布会首领。家境殷实,慷慨仗义,精技击,善医道。

濮振声故居建于清同治年间,石泥木混结构,三面环山,坐西朝东,居高临下。故居是占地面积163平方米的徽式建筑,白墙青瓦马头墙,三间两进,上下两层。屋后是山坡,树木郁郁葱葱,房前是田地,是民居。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分水招贤乡(今高翔石青村)濮耕三家添了第三个儿子,孩子取名振声,字景潮,濮家希望这个迟来的儿子今后能振兴濮家门庭。而濮振声从小就非常聪颖,喜爱读书,少年时期写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常有非同一般的思想和见地,乡贤乡绅见了,都说: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据当地百姓讲述:濮家祖坟是一处风水宝地,那年濮家有一祖上举行葬礼挖墓穴时,挖出了两条大蛇,一青一白。俩蛇不慌不忙,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疾不徐游走远处。族人即刻跪拜,认为濮家必出人才。后来,濮振声出世,读书,取得“贡生”功名,濮家人奔走相告。再后来,濮振声起义,书写了桐庐历史的革命篇章,濮家人更是引以为豪。

濮振声故居由桐庐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1988年两次重修。故居尽量保留了它最初的模样,除外墙用砖混改造外,里面的木结构不变。卵石台阶,石库大门,进门是三间明堂,明堂挂一匾,上书“积善堂”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后堂明间与厢楼有一石板天井相连,屋檐下柱梁与窗棂雕刻精美,古色古香。

濮振声塑像供立堂前,濮振声的两幅画像挂在两处墙上,以便后人瞻仰。右侧墙上挂着一镜框,镜框里镶嵌的是濮家家训和家规。

家训从正心、养性、立志、择交、出言、行事、居家、酬世、勤业、俭用十条入手。细致入微,彰显了濮家正直、勤勉、友善、忠良的世传家风。家规四条:课诗书诚哉,勤农桑诚哉,急赋税甚哉,解暴虐诚哉。规定了耕读为基、家国为本的传承。

岁月流长,濮振声故居还保留着濮振声遗物数件。首先是堂前的长几和圆桌,木料厚实,岁月的痕迹在粗线条的木纹中凸显。后堂明间挂有濮振声使用过的红缨长枪一把,长刀一柄,刀鞘也保存完好。

从南侧的只容一人的窄小木楼梯步入二楼,格局仍是两进,前后六间房。濮振声的卧房靠里,面积较大。一床为普通木板制成,简单牢固。窗前一长方形书桌,为濮振声读书写字之用。有木箱、床头柜各一只,皆为木制品。另有书笼、书箧、提篮各一,用竹子编成。

沧桑岁月,带走了故人的音容笑貌,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处不在的历史痕迹。

至今,濮振声的故乡仍流传着他武功高强、医术高明的不少传说。门前的道地,是他练习武功的场所。

乡邻常亲眼目睹他鸡叫头遍持抢舞剑的矫姿,赤手空拳击碎大石的力道。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求助于他,濮振声手到病除,还不收分文。史料记载当时的濮振声“不拘小节,性刚直,喜挥霍,贫苦乡邻求无不应”。由于乐善好施,濮振声在乡间村野威信极高,一时传为佳话。

濮振声起义,在桐庐民间称为“濮景潮造反”。濮振声为何要领导老百姓造反呢?时间追溯到100多年前,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西方列强网罗一批地痞流氓进教会,以教会之名欺压百姓,地方官府却束手无策。

“天主教民专横,官不能制”。据说高翔村附近有一座天主教堂,教堂有自己的土地,当年地上种植了一片小麦。一天,村里有个农民去放牛,他把耕牛往山坡上长满青草的地里一放,自己便去田里干活了。谁知那牛没有好好按主人要求吃草,却跑到教会的地上把麦苗吃掉了。

天主教会的人把牛牵到教堂里,并扬言要把牛杀掉抵罪。旧时乡间,耕牛是农民的命根子。牛的主人闻讯后,到天主教堂赔罪,主动提出赔偿小麦的损失,只求归还耕牛。可是教会的人蛮不讲理,坚决不同意。

牛的主人请濮振声出面调解,因为濮振声在乡民中德高望重,凡是乡里民间发生纠纷,只要请他去调解,都能使双方心平气和、冰融化解。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濮振声来到天主教堂与教会的人协商,却碰了钉子,始终达不成协议,天主教会的人就是不肯把牛归还给主人,更可恶的是他们竟然宰了牛吃了肉。此事引起了民众极大的愤慨,老百姓义愤填膺。

濮振声不仅仅是当地有名望的乡绅,更是本省六县客民的会首,胸怀大志,平时已经与各地的革命党人有联系。耕牛事件发生以后,群众整日聚集在濮振声家中,愤怒之声不绝于耳,与教会的新仇旧恨霎时间燃起了大众强烈的民族斗志。

濮振声已经等不及与各地革命党人联络的回音,聚2500之众,在高翔的殿山庙里开了誓师大会,就匆促地举行了起义。

殿山庙

起义以反教会唤起民众,实际上是以反清为宗旨,即“旨在仇教灭清”。

义军开始取得了胜利,后被地方政府派兵追击,面对重兵压阵,义军英勇奋战,伤亡惨重。濮振声考虑到一来因起义仓促,义军没有经过专业操练,战术不精,二来缺乏兵器,徒有一腔热血,现阶段难以与清军决战。

濮振声决定撤退,同时派人打探各地响应情况。当义军到达百岁坊时,一长工因与接待义军的主家有仇,为泄私愤,连夜去清军驻地告密。清军于第二天一大早包围了百岁坊。濮振声见大势已去,义军又是寡不敌众,为保存实力,毅然挺身而出,自己一人承当了这次起义的责任。就这样濮振声被捕了,保全了义军们的生命。

濮振声的儿子在撤退中落入清军手中,后来英勇就义。

由于六县的乡董共同上书向清政府保释,浙江巡抚考虑杀掉濮振声恐怕会激起六县客民哗变,因此把濮振声押解到仁和县,关押在当地的监牢里。

两年后,光复会领导人陶成章和魏兰两人先后两次前往仁和县监狱探望拜访。濮振声向他们介绍了自己掌握的各地秘密会党情况,并写了数封介绍信交给陶成章和魏兰,以此去联络各地秘密会党。5年后,濮振声因心脏病逝于牢中。

濮振声墓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胜利后,中华民国追认濮振声为“革命先驱”!如今濮振声的故居成了桐庐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学生去现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桐庐博物馆   作者:闻伟芳   编辑:王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