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随着五四运动在全国展开,出现了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标志的新文化革命。当时杭州青年学生积极响应,投入这一伟大运动,《浙江新潮》就是在这历史洪流中的先驱刊物之一。这本史料是杭州市革命文物成果展的重要展品,现收藏于杭州高级中学。
在杭州青年学生中最早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书刊的,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部分学生所组织的书报贩卖部,当时《新青年》、《新潮》等刊物,在各个学校中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浙江新潮》的诞生,与这个文化传播站有着密切的关系。
《浙江新潮》的前身是1919年10月10日创刊的《双十》半月刊。有省立第一中学查猛济、阮毅成等与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沈乃熙(即夏衍)、蔡经铭等人合办,宗旨是提倡新文学,鼓吹新思想。在《双十》出刊两期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施存统、俞秀松等十余人参加,最终集结省内5所学校,共计28人参与办刊。随着《双十》办刊力量的剧增,半月刊已不能适应需求,更名为《浙江新潮》。
《浙江新潮》第一期创刊于1919年11月1日。《发刊词》提出了改造旧社会,实现理想中的“自由”、“互助”、“劳动”的新社会的战斗目标,强调知识分子必须和劳动者联合。1919年11月7日,《浙江新潮》第二期上刊登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施存统撰写的《非孝》一文,主张用家庭中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从根本上推翻家庭制度,建设一个新社会。当局者视其为大逆不道的邪说,当时北洋军阀政府下令取缔《浙江新潮》。
《浙江新潮》虽被迫停刊,但其影响却极为深远。陈独秀对《浙江新潮》的评价很高,说《浙江新潮》的议论更彻底,并鼓舞浙一师师生:“就是报社封了,也要从别的方面发扬《少年》、《浙江新潮》的精神,永续和穷困及黑暗奋斗,万万不可中途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