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红色记忆 | 让星星照亮你我
发布时间:2019-09-05 18:00:00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桐庐博物馆将连续发布系列向社会各界征集的发生在桐庐的红色革命故事,让大家缅怀那些“近在咫尺”的革命先烈,铭记那段艰苦卓绝又激情满怀的岁月,继承并发扬革命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

革命文物载道,红色故事传情。

生而为人,总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我们,让我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那些带有故事的革命遗址,是一种红色的文化符号,在光阴的冲洗下,会散发出日渐丰腴笃厚的温度。透过它们,仿佛看见那些志士仁人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人生壮丽的篇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跨过一座座的山,越过一条条的溪,在大山的褶皱里,去寻觅那一段段令人热血沸腾的鲜活记忆。

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境内的东南部,有这么一片土地,它东与诸暨交接、南与浦江接壤、北与富阳毗邻。作为边陲山乡,这里群山绵延,山峦叠翠;这里溪水叮咚,鲜花吐蕊。这里有漫山遍野香气四溢的“雪水云绿”,这里有纤细如丝、香白如雪的新合索面。当然这里还有过一群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就像是那一颗颗的红星,把这片古老的土地照得闪闪发亮。

桐庐县新合乡是浙江省革命老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解放战争时期,是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后勤部所在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倚借这里“山重水复、易守难攻”的地形特点,把新合开辟为革命根据地。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战争,它会摧毁许多东西,譬如房屋,譬如村庄、甚至是人的生命。但战争也会留下些什么,比如英雄的名字,以及那些英勇战斗的历史。他们的浩然正气,将与天地同在;他们的斗争,荡气回肠,与日月同辉。他们的英勇事迹,也必将载入史册,让人铭记!

就让我们踩着时间的节拍,追寻着革命志士们的足迹,一起踏入这片被硝烟战火弥漫过的土地,去感受来自信仰的力量!

一、善其事,利其器——金萧支队后勤部保障基地掠影

敦本堂和大德堂——后勤部干训基地

要想了解新合的历史,你还可以去实地走一走,看看那些曾经的老屋和厅堂,是如何在历史的血雨腥风中,昂首挺胸、屹立不倒。

随着根据地范围的持续扩大和革命队伍的不断壮大,干训班在四管乡应运而生。从1949年1月,金萧支队先后举办7期短训班,学员600多人,其中大中专学生400余人。经过培训,学员们被分配到民运队、文工队、报社、修械所等单位,成为根据地人才输出基地。1948年冬至1949年春,旧庄的大德堂与敦本堂,曾是金萧支队干部短训班所在地。

旧庄,东邻外松山,西邻湖田,曾用名盛章,后改名为旧章,原由章姓居住。约750年前,里松山义门钟氏十九世孙迁此与章姓隔溪相望。旧庄地形如燕窝,四周皆有屏障。后山龙来舒展,昂起在溪边的青龙头与溪对面的白虎遥相呼应。曾有诗云:迎面青山锁双龙,回首阡陌映岗松。马达溪水断崖音,白墙黑瓦隐林中。

旧庄大德堂

旧庄的大德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占地面积325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间二进厅堂,双坡硬山顶。站在大德堂的大门口放眼望去,屋内景象一目了然。一二进之间是天井,两侧原有的厢楼已被拆除或改建。一进前厅,四柱九檩。二进堂楼,进深五柱七檩。两进中间的天井,全是细细的鹅卵石,细细端详,似乎每块小石子的缝隙间,都闪耀着革命者火热的温度。

大德堂前厅的梁柱间,雕刻着许多动物花卉,这些精致的雕刻,反映出精湛的工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虽然生活是那么岌岌可危、危机重重,但自强不息的新合人民,就像那梁间的狮子,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驱除黑暗,迎接光明的到来。

如果说,大德堂的格局是简洁明了、直截了当的话。那么,敦本堂要来得幽深曲折多了,她就像是一位江南婉约细腻的深闺女子,静静地矗立在时光深处。

旧庄敦本堂位于新四行政村旧庄自然村村中心,大德堂西侧,是义门钟氏祖辈心中的圣地,大约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三进二厢楼建筑群,进深约50米,依山势逐级抬升,北高南低,有步步登高之势。

这美丽的庭院因天灾人祸而被摧毁。

1996年火灾,一进被烧毁;解放战争时期,国军进剿新合时,第三进遭到破坏。后来两侧厢楼部分被毁,被拆建。现存敦本堂为中轴线上第二进,坐西北朝东南,三开间,进深四柱十一檩。楼上曾办过学校,故有“书堂楼”之称。

如今的敦本堂,大门已被修缮一新。白墙青瓦,高高的马头墙直直地伸向远方。跨过台阶,一进大厅宽敞明亮,旧梁与新梁交错架构着,二进大厅依然保持着旧时的模样,而三进早已被毁坏,只露出荒烟蔓草杂生期间,数不尽的沧桑流年。边上的枇杷树则亭亭如盖,又为这破败里自添一种生机,古老与新生并存,传统与继承同在。

敦本堂也好,大德堂也罢,它们就像是一位位沧桑的老人,在时代的风起云涌中,固守着脚下的土地,任尔东西南北,我自岿然不动。这些革命遗址,在历史的硝烟炮火中一路旖旎而来,为革命党人遮风避雨,让百姓一起齐聚共商谋划,为风餐露宿的人们有个安心的歇脚处,而自己则在风吹雨打中日渐沧桑。它们用顽强的身姿和毅力,向人们展示这样一种精神:稳健、敦实、无惧风雨;守正、据本、屹立不倒。

二、风烟滚滚唱英雄——那些被硝烟炮火弥漫过的地方

来来去去的人,迎来送往的桥,他们都是新合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松山庙

松山庙位于新四行政村外松山自然村村西北,坐东朝西,占地89.3平方米。庙的建筑为三开间,砖木结构,双坡硬山顶。三面墙,西面敞口。松山庙里供奉着的是钟氏祖先钟公,可见钟公在钟氏家族中的地位。

说起松山庙,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钟厚(975-1004年),字惠民,号德政,宋桐江嵩山(今桐庐新合乡松山村)人。桐江锺氏8世孙。生于宋太祖开宝乙亥八年(公元975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宋时因抗击契丹入侵而被封为游击将军。后为忠义救主而捐躯,年仅31岁。钟公死后被追封过三次,其中庆历二年仁宗皇帝追封游击将军钟厚为“忠救王”。自此,“忠义”二字列入钟氏家族的族规家训,明吏部尚书姚夔吟诗赞曰:胡骑长驱帝独征,寇公奋怒展神旌。

松山庙现址

因为有了忠肝义胆的先人钟公,钟氏子弟世代便以“忠义”二字立身,以“耕读”二字传家。正是在这种肝胆相照、忠义为本的思想濡染下,铸就了新合人民在面对外来入侵时,勇于反抗、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1949年金萧支队在松山庙至万春桥一线与国民党进行反围剿作战并取得胜利,便是将这种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保家卫国,责无旁贷,甘于奉献,不怕牺牲,或许这便是义门钟氏,“忠义”为魂的最佳诠释!

万春桥

在旧庄自然村柏树坞口,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名字叫万春桥。这座桥的前身说来话长。据传,这座桥能造起来,靠的是旧庄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

嘉庆十八年(1813),旧庄的章太孺人首造千秋桥,可惜的是桥并未及千秋,便于13年后的1826年湮没于一场洪水。光绪五年(1879)又集资建造了栖凤桥,取自桥头梧桐树联想而成:家有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可惜的是,桥的命运并没有如名字般美好,20年后(1879)再次因洪水冲袭而倒坍。

倔强的新合人民不甘就这样沉没,于是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又集资重建。这一次经过大家认真的论证与商讨,决定将新桥移址到下游300米桕树坞口钟老太公庙前,改为石桥。桥身一拱独跨,全长20多米,宽5米。桥两边用条石筑有一米高的石栏,两端以数十级石阶连接来去道路。桥洞高8米多,拱度较大,呈满月形。

为了避免再遭厄运,圆桥之日,旧庄人做足了功课:举办隆重的庆贺仪式,请了钟太公佛身游桥镇邪,全村人虔诚下跪祈祷、祈求能万代平安,并用2000枚铜钱组字记载建桥年代,将文字压在桥芯石板下,表示永志不忘。或许是他们的虔诚感动了上苍,也或许是因为经过了科学的改良,这一座寄寓了“永葆青春,万年不倒”美好祝愿的万春桥,果然一直屹立不倒。

如今的万春桥,桥下是潺潺的流水,桥上是斑驳的石墩,这座桥,在历史的荒烟蔓草间,似乎是脉脉不得语。在1949年4月与松山庙连成一线,是金萧支队反围剿作战的重要所在地。万春桥经过了炮火的洗礼,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更显丰韵别致!

引坑钟氏大屋

钟氏大屋,位于桐庐县新合乡引坑村,是引坑村钟氏族人聚居的一组建筑群,坐落在引坑溪和壶源溪交汇处。钟氏大屋东临壶源溪,西背望燕山,南傍引坑溪,北靠大山湾。群山环抱,进退可据。整座大屋坐西朝东,平面成矩形,由五列平行的二层楼房组成。通面阔67米,通进深97米,有200多间房,占地面积6499平方米。它是桐庐县现存唯一一座家族聚居型民居。

一座大屋,千百子弟,为着同一个信念和目标,他们生生不息,能够聚居在一起,是因为身上流淌的共同的血液;聚居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需要同仇敌忾抵御外来侵略,以便能抱团取暖共同生存。

实践证明,他们这么做,完全是正确的。大屋的建成,对于钟氏家族的子民而言,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就是一座坚固的城池。1948年9月,金萧支队在桐庐四管乡建立后勤基地后,这一带便成为金萧支队活动中心和巩固的游击根据地。

在大屋的历史上,有一件令人难以忘怀的大事。1949年的3月14日,金萧支队在这里召开了“千人大会”,公开审判叛徒郭如权。当时参加的人员有千人之多,故称“千人大会”。如此盛大的气象,既显示出了大屋的包容与博大,更反映出了革命群众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

1999年8月,中共新合乡党、政府在“千人大会”旧址立碑纪念。

荡江岭战场

但凡山水交界处,总会有许多形胜之处。在桐庐与浦江的交界处,有一条溪,叫壶源溪,它从崇山峻岭中走来,裹挟着两岸的溪石,一路挤挤攘攘向前奔去。在壶源溪畔,有一个遗址,叫做“荡江岭战役遗址”。1949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有名的战斗,称为荡江岭阻击战。

要想了解新合的历史,你不能不去荡江岭访一访,去触摸一下那些断壁残垣,吹一吹古老的风,聆听一下那些历史深处的硝烟炮火。

荡江岭阻击战纪念碑

压迫越深,反抗越大。当白色恐怖笼罩大地的时候,自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滋长。恰如石云山同志所说,我有华彩和表彰,我有坎坷和创伤;我要力所能及、略尽绵薄,在革命的征途上,随洪流不断飞翔。

1949年4月13日,国民党203师609团和突击营2000余人,分四路包围江东县四管乡(今桐庐县新合乡)金萧支队后勤部。金萧支队后勤部的同志们在隐藏好物资后,向高山密林撤退。

反击敌203师作战示意图

午饭过后,国民党203师官兵派一个尖兵排经过引坑向荡江岭扫荡而来。埋伏在荡江岭的七中队,远远看见大队敌军从引坑方向源源而来。参谋处主任张志骏心里十分焦急,七中队只有三挺机枪,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必须在瞬间做出决定。见敌军尖兵排和后面的前卫营相隔很长距离,张志骏主任当机立断,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用闪电战消灭敌尖兵排。他一声高喊:“打!”机枪、步枪同时开火,一眨眼就打倒了14个敌人。趁着敌人惊魂未定,七中队又发起了冲锋,冲过碇步桥,又活捉了4个敌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尖兵排全部歼灭。

正是这一正确决定,为荡江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看见前面尖兵排被我军歼灭,后面的敌人竟不敢上前接应,金萧支队战士们的勇猛,让敌人吓破了胆。他们只是卧倒在碇步桥北的水沟里还击,同时派出一部分兵力从北侧跨过壶源江,妄图包围荡江岭的我军阵地。我军决定留下郭章乔带领的一个排掩护,张志骏带着中队向荡江岭后的堂坞撤退。

激烈的战斗再次打响。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郭章乔的右胸,顿时血流如注。情急之下,通讯员就用两块银圆压在郭章乔的伤口上包扎起来。这时,敌军逼近阵地,情况十分危急,通讯员正打算背起郭章乔撤退,却被郭章乔一把推开。剧烈的疼痛让他的脸色变得惨白,他把自己的驳壳枪递给通讯员,语气十分坚定地说:“立即撤退!”。说罢,没等大家缓过神来,便从山后陡峭的山坡滚了下去……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此情此景,让在场的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泪流满面。战士们含着泪,跟着排长一起,前去跟张志骏会合。

敌军一天连遭我军两次阻击(另一次在外松山),不敢搜山,也不敢继续前进,只好收兵退回外松山。敌军撤后,荡江岭附近大梓、大杨村的民兵们出来打扫战场,发现草丛中的郭章乔,见他伤势严重,马上跑回村里背来一扇门板,抬着他去找游击队。直到半夜,终于把他抬到金萧支队驻地。幸运的是,吉人自有天相,经过后方医院治疗,郭章乔终于伤愈归队。

热血奏响的是壮烈的凯歌,青春谱写的是光辉的历程。这一次的荡江岭阻击战,以寡敌众、以少胜多,为解放浦江拉开了序幕,同时也为我县的解放战争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的荡江岭,青山依旧,绿水长流。那些风烟滚滚的往事,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相反它却历久弥新,日渐厚重!

风烟滚滚,唱英雄。

翻开一部革命史,那些英雄的人物一一地从我们眼前闪过。

难以忘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潘芝山同志,他1940年加入共产党,与敌人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于1946年9月被敌人枪杀 ,英勇牺牲。

难以忘记,雅坊人潘将荣同志,1930年参加共产党,在1941年10月执行任务时,被叛徒指认被捕后,受尽酷刑,未吐露一句,第二天被枪杀于马剑祠堂门口,英勇就义。

难以忘记,我军排长郭永德的弟弟郭友才,在挑稻草途中被俘,和王大木一起,在草塔警察所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三天后的8月13日,被敌人押解到岭上坂村被枪杀,英勇就义。

金萧支队主要领导及干部

还有很多很多……

斯人已逝,信念长存。铁骨铮铮,换来今天的风平浪静;岁月静好,仰仗的是英雄的负重前行。

绵延的群山,铸就了新合硬朗坚毅的风骨;清澈的溪水,又凝聚着新合人民柔韧绵长的智慧。山与水的交融,便有了肯吃苦、会战斗的新合精神。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勇挑重担、不怕牺牲,我以我血荐轩辕,金萧精神永流传!

再回首,在那片红色的土地上,有无数的星星在闪烁:

无言的星,

在深邃的天空,

静静闪烁。

闪烁不为诱惑,

只为那皎洁的光,

照亮你,也照亮我。

来源:桐庐博物馆   作者:浙江省桐庐富春高级中学 吴燕萍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