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桐庐博物馆将连续发布系列向社会各界征集的发生在桐庐的红色革命故事,让大家缅怀那些“近在咫尺”的革命先烈,铭记那段艰苦卓绝又激情满怀的岁月,继承并发扬革命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
从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村口桥头往东南方向沿溪边横屏公路走,经徐畈,过环溪,到菊花桥头三岔路口右拐,一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通向一个静寂隐匿的小村庄,小村庄的名字叫“西坞村”。这里是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创建人沈图的出生地。
沈图(拍摄于1982年4月)
沈图,原名申屠筠,字逸松,1918年出生于桐庐县原环溪乡(今江南镇)西坞自然村。沈图从小喜爱读书,学习成绩甚好,十八岁时从西坞村离家去往杭州就读湘湖师范大学。
1937年,沈图在桐乡乌镇小学任教,日本鬼子的疯狂侵略逼迫着一腔爱国热血的沈图投笔从戎,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沈图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留校任抗大主任教员,他一边教学一边积极参加各地与日本鬼子的解放斗争。
历作抗大团主任教员、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野战军二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二十兵团政治部长、兵团指挥。
新中国成立后,沈图奉命投身于中国民航事业建设。1950年,毛泽东主席和斯大林在莫斯科谈判达成协议:成立中苏航空公司。首任总经理是苏联人,沈图任公司副经理,从此与飞机打上了交道。
在沈图的故乡西坞村,沿着村中大道往里走,道路两边白墙黑瓦,墙上绘满了壁画和标语大字。白墙尽头,迎面一堵侧墙上整面画着一棵长在巨石上的梅花,繁花茂枝间一位人物的半身肖像画画的栩栩如生,高大逼真。壁画上方有人物简介,原来这正是沈图的画像。
沈图是新中国成立后航空事业的创建人,是周总理亲自接见并给予指示的中国民航事业管理的行家,是故乡西坞村乡亲们的骄傲。总理找沈图谈话说:“航空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一项新兴的有广阔前途的事业。沈图,你首先要热爱这份事业,变外行为内行,要善于学习。”
从“小米加步枪”的道路上走过来的沈图深感责任重大,他认真学习,重视实践,经常到驾驶舱里看飞行员操作,还亲自驾机飞行。
周总理又对他说:“你学习一下飞行操作是好的,但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管理。”周总理为沈图指明了方向,于是,他下决心学习航空管理。在从1952年起的30多年里,他带领着同事们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空摄影制图,为国家寻找矿藏,在光山秃岭和黄土高原上播种造林,在防治禾苗和森林病虫害上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世纪60年代初,周总理卓有远见地指出:“中国民航不飞出去,就打不开局面,一定要飞出去,才能打开局面。”沈图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开辟国际航线的规划,亲自主持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通航谈判。克服种种困难,逐渐打开了西部、北部、东南部和东部等各方向的空中通道。
1964年4月29日庆祝中巴开航,沈图局长陪同周恩来总理接见巴基斯坦国际航空总经理努尔汗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民航先后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航空协定,建立起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通向五大洲的航空网,实现了周恩来总理生前关于“飞出去”的遗愿,打开了中国民航在国际上的航空大门,为新中国民航事业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贡献。
沈图自十八岁从故乡西坞村走出去后,几乎就消声匿迹了,他投身革命,仿佛就是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航空建设事业而生的。在西坞村,沈图留下的印迹很少,只有一幢两层楼的老房曾是沈图十八岁之前住过的地方。
沈图的父亲生有五个儿子,沈图是老二。儿子长大成人要各自分家,这幢马头墙的楼房就是他 的父亲建造后分给沈图的,但沈图并没有住上多长时间,他外出求学后就参加了革命,跟着毛主席东征北战,几乎没有回过家。
古来忠孝不能两全,沈图大概就是舍孝求忠,全心全意投身革命,一心只为保家卫国的。也或者当时正是战争频繁的非常时期,沈图跟家里人联系也并不方便,所以,沈图离家后音信全无,父辈人也是直到后来有红军经过本地时才打听到了他的消息,才知道他原来早已弃文从戎了。
沈图住过的父亲分给他的楼房被保存了下来,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涮令它滞留了岁月的无情和庸长。老房除了几次村里的修墙加瓦外,几乎保存了沈图离家时的模样。黄泥墙有些斑驳,一扇不大的木制台门已泛起了青黑色的苔藓,石条门槛沉淀了时代的特色。
阳光斜着照进门内,仿佛还能看到坐在门槛上认真读书的少年沈图。推开门,跨过石条门槛,走过一条约三米长的甬道,来到一个厅堂,据说这里原本是一个天井,后来改建将天井的一部分拆除,一部分铺楼板加进了房间,增加了楼上房间的面积。甬道左边是木制壁墙隔开的厢房,这间厢房就是沈图的父亲分给沈图的。
厢房不大,约二十个平方,房内有灶有楼梯,还有一些旧时沈图用过的小物件。厢房边的厅堂对面和右边都是当时沈图父亲分给其他儿子的房屋,现在也已经改建了。右边的房屋已经拆除,立墙开门,门外是新铺的石子地基,干净整洁,地基对面有清澈的水池供村人洗涤。
跟沈图厢房隔着一个厅堂的是沈图另一位兄弟的家,现在兄弟的后人早已搬走了,房屋还在也已是人去楼空,只积了一些灰尘。厅堂里放置着一些农家用具,大概也是好久没有用过的了,跟这屋一样显出陈旧和沧桑。老屋门外植树种花,建池改路,现代气息时尚新颖。走进屋内,关上门,阳光透过窗棂上的蜘蛛网照进屋内,照见了历史的灰尘,沉寂厚重。
2008年元月,桐庐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授予沈图故居为“桐庐县重点保护古建筑”,2015年10月,桐庐县历史建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给老屋挂上了“沈图故居”的中国文化遗产标示牌,不仅显示了有关部门对于古建筑保护意识的加强,更显示了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沈图故居”的完整保存承载了人们对于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航空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沈图的崇敬和怀念,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红色记忆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