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红色记忆 | 富家红军墓前的追忆
发布时间:2019-10-11 18:00:00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桐庐博物馆将连续发布系列向社会各界征集的发生在桐庐的红色革命故事,让大家缅怀那些“近在咫尺”的革命先烈,铭记那段艰苦卓绝又激情满怀的岁月,继承并发扬革命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

曾经流逝的那些记忆再一次浮现在人们的脑海时,记忆的清晰又会让人再次回到当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1993年春节后,当时由我负责改建的分老线分水至岭源段公路正式开工扩建了,自此我就每天奔波在这条公路上,后来才知自己负责修建的是一条不寻常的公路,因为当年红军就是朝着这条公路方向走过来的,而且从分水三里亭开始,红军经历了一场场的激战,尤其富家村金紫山的那场阻击战更为壮烈,是役牺牲了不少红军指战员。

后来,每一次经过富家村时,脑子里可敬的红军战士身影,便会在我面前渐渐地定格放大,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以及金紫山阻击战等等,一个个无畏不屈的红军指战员身影便向我们走来……他们是一座座丰碑,任凭岁月如何流转,也无法掩盖住他们的光芒。

富家金紫山卫星图

徐和根同志是原富家村党支部书记,他向我详细介绍过当年红军的故事,他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桐庐的时间是民国23年(1934),这年11月29日,红军第十九师3000余人在师长寻淮洲率领下,从淳安岔口入境,翻越探汉岭,经合村、怡合、富家、砖山后,再向分水县城进发。

上午10时左右,红军大部队抵到合村,一位首长在豪山小学操场作了简短的战斗动员后,侦察连和55团作为前卫,直趋分水县城。下午3时,红军前卫部队行至分水三里亭时,突然遭遇分水县长钟诗杰派在这儿把守的保安团和自卫队,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一直打到天黑。当时红军考虑敌情不清,再说这一带地势险恶,一边高山陡坡,一边是天目溪,部队难以展开行动,又受敌增援部队的强大火力压制,久战于我不利,于是在激战数小时后,除留下部分兵力占领南堡以西的矮山头作掩护外,其余趁着夜幕原路撤回至百岁坊与主力会合。

方志敏部手枪

次日,王耀武部调集6000余兵力扑向红军,双方在新村激战,虽说敌众我寡,由于有当地群众的支援,红军打得十分英勇,王耀武部被红军阻击后,败退至富家。下午雨幕笼罩了大地和山峦,盘踞在金紫山的敌前卫二营五连凭借人多势众、装备优良,向坚守的红军小分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红军指战员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而且双方还肉搏了数次,战斗异常激烈。最后,红军金紫山山腰的观音庙阵地失守,被迫撤至山顶。

为改变被动局面,至傍晚,红军分三路开始反击。担负正面进攻的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向占领金紫山山腰观音庙的敌人发起猛烈进攻。坚守在山巅的红军也猛虎般冲向敌人。在红军的上下夹攻下,经过数小时激战,红军夺回观音庙阵地,并摧毁王部笔架山、大墓山阵地。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时,红军留下一个班在金紫山顶以断断续续的枪声牵制和迷惑敌人外,主力部队已开始战略转移。是役红军以少胜多,歼敌130余人,俘敌30余人,并缴获机枪一挺,步枪30余支,打得王耀武部队闻风丧胆为止。

方志敏部手枪

战至深夜红军主动转移,王部也未敢追击。翌晨,两架敌机飞临百岁坊、合村上空,配合王耀武部队向红军进攻。这时,红军已进入与昌化交界的天子岙、峤坑、青坑口一带。随后,红军摆脱尾追之敌,向昌化进发,并到入皖南。

红军撤离时,怡合、合村一带有王槐根、王江龙、方水金等五名青年毅然随军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一起北上抗日。

在这条分水至老坞公路的沿线,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红军的记忆,而且让人记忆更深的恐怕还是富家村的红军墓了。想起红军墓就会想起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就会想起方志敏、寻淮洲,就会想起长眠于金紫山麓的红军烈士。

手雷

记得1994年上半年,分老线公路拓宽至砖山、富家境内后,百剪坞口一段公路经过移线,在路的左侧多了一块土地出来,时任富家村书记徐和根、村委主任徐国顺以及老同志刘佐荣等,便着手利用这块空闲地来修建红军墓了,修建红军墓的事宜虽得到县文管会等部门的支特,但限于经费等原因,大多工作都是村干部与村民群众尽义务完成的。当时所修建的红军墓较为简陋,其墓穴为方形,仅用15块花岗岩条石代表15位红军烈士,并用一块重达千近的梯形青石作为墓碑,并由县文联主席胡泰法同志题了“红军墓”三个大字。

红军墓

红军墓位于金紫山东南山脚的百剪坞口,坐东朝西,背靠葱茏翠绿的杉树湾山,左前方有金紫山回眸,右有炮台山为屏,分老线公路经过红军墓右侧,然后再从正前方的两山之间穿越而过。

我们今天所见的红军墓陵园是2014年富源村精品村建设时在原址上重建,总面积已扩展到2000多平方米。红军墓陵园分为多个功能区块,其中主墓兼瞻仰区宽约12米,境深约8米,三面筑有围墙,这儿是先烈英灵的安息地,一起迁葬在此有15位红军烈士的遗骸,其中14位是牺牲在金紫山脚百剪坞内的无名指战员,另一位则是当时身负重伤,红军撤退时留在百岁坊农户家疗伤,因当时缺医少药,伤势太重,没救治过来的江西籍排长谢良贵烈士。

红军墓的花岗石墓碑高约6米有余,墓碑正面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红色大字,碑顶为一颗红五星和镰刀、锤头组成的党徽图案。为了使人们便于瞻仰与悼念红军先烈,墓碑前有一块用石板铺筑的场地。人们立在红军墓前,那花岗石的凝重,那党徽、红五星的庄严,给人会有一种强烈的穿透力,让每一名拜谒者在它面前都会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为止。

左边围墙内侧墙上嵌镶有一方方黑色的花岗岩石板,其中左边一方较大的石碑镌刻有毛主席的《长征》诗词一首,另七方石碑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分水之战”碑记,均以线雕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了当年南堡遭遇战、金紫山阻击战和大阜山反击战等事件。

陵园四周青松挺拔,翠竹秀姿,左前方有一个很大水池,池水如新琢玉壶,而临池建长廊与亭榭,廊檐挂有四块记录红军事迹和修建红军墓的过程,陵园内除25年前村民尽义务从山上挖来种下的樟树外,又补种了不少花草树木,并且铺有卵石游步道。

红军墓

富源村红军墓可以说是一页历史,一页书写桐庐红色文化的历史,它以铁的事实见证了富源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块红色土地成了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进富源村时,看见这里高耸的红军墓碑,让我仿佛就看见了那段历史,看见了中国人民的浴血抗争史。

每年清明节前后,来到富家红军墓前缅怀先烈的各界人士会络绎不绝,人们在红军墓碑前肃立,敬献鲜花,默哀鞠躬,重温誓词,追思先烈奉献精神,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就会让人想到那些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军,就会想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警示我们前进的路标和灯塔,更是我们今天民族振兴的腰背脊梁和抵御灾难的中流砥柱。

据富源谷农家乐主人介绍2018年光是拓展训练公司组织来缅怀先烈的就有8000多人次,这还不包括企业或学校自己组织的人次,到此来接受教育的不仅有本县境内的,也有杭州、上海乃至安徽六安等地的,比如去年萧山浦沿中学的六个班高中新生到这儿来接受红色教育与穿上红军服装军训。

如今富源村已将原小学校址通过装修,添置了300多张床位,同时还另辟了具有各项功能的拓展基地。

当我采访完毕,忽然想起应该把红军墓的方位记录一下,待我再一次到红军墓时,已是夕阳西下了,天边横铺着一片火红的晚霞,绚烂,辉煌,像是给金紫山披上了耀眼的盛装,而这时的红军墓也沉浸在一片绚烂的霞光之中……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许马尔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