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返回上一页
这里,曾经是萧山的骄傲,培养了无数的优秀教师……
发布时间:2019-11-08 18:00:00

萧山的“大学梦”,始于湘湖师范。能去湘湖师范读书,曾经是不少萧山人的自豪。

这里,是教师的摇篮,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湘湖师范的创办和发展——

1

创办

1928年2月25日,浙江省在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后改名为浙江大学)召开乡村师范的第一次筹备会(出席者中有萧山的沈定一等)。会议决定以湘湖为试验区,先成立一所乡村师范,树立全省的模范。会后不久,蒋梦麟(时任第三中山大学校长)、沈定一等特地从杭州去南京参观由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并邀请陶行知来浙江共同筹划创办乡村师范。

▲陶行知

4月1日,浙江大学召开设立乡村师范的第二次筹备会,陶行知应邀前来参加。与会者决定将创办浙江省立乡村师范一事委托陶行知办。6月24日,召开了第三次筹备会,决定乡村师范的校长人选,将从陶行知推荐的操震球等三人中择定一人。7月3日,陶行知、操震球等到湘湖勘定校址,最后决定在定山顶建筑乡师校舍,在山腰处建一所小学。

不久,省批准了建校计划,校名为“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后于1933年改为“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委任操震球(陶行知学生、晓庄师范第一期学员)为校长。7月16日登报招生,考生报名踊跃。8月1日至2日在浙大礼堂举行招生第一试(笔试、口试);8月3日在湘湖举行招生第二试(田间操作)。最后录取考生30名,备取10名。

1928年10月1日,因定山房屋未竣工,湘湖师范暂借东汪农村小学为临时校舍,正式开学。

湘湖师范学校是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创办的,是陶先生继晓庄师范以后的第二块乡村师范教育的实验园地,因而被誉为“浙江的晓庄”。

2

辉煌

湘湖师范学校,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依据乡村实际生活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为办学宗旨,制定了以“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革命的精神、艺术的兴趣”为主的培养目标。虽然,湘师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基本上同晓庄师范一样,但湘师在办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作了许多的创新工作。湘师不仅把陶行知的乡教思想、乡教种子播向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而且还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了全国各地。

创刊于1929年元旦、公开出版的校刊《湘湖生活》,从第六期开始,征订数达到了6000份。一所乡村师范办的校刊,能有如此规模,这是很不简单的,这也充分说明了湘湖师范的办学,当时在全国教育界的影响是大的。

1929年10月,朝鲜临时大总统晏彰浩一行,不远万里来湘师参观。贵州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王若飞的舅父)也曾来湘师,参观后极为赞赏,还特地介绍他的外甥汪汝衡(解放后任贵州教育局长)从贵州到湘师来就读。

湘湖师范生活系主任恽逸群,由第三任校长刘澡介绍来校任教,而且是当时中共萧山县委书记。在刘澡的默认下,他在湘师发展了中共地下党组织,于1930年2月,建立了中共湘师地下党支部,培养了一些学生党员,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了学生的家乡和工作地。

▲恽逸群

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南京高师的学生金海观被任命为湘师第六任校长。他在湘师长达25年,对湘师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金海观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亲自指导和关心下,实行了“做学教工学制”“初等教育实验”“全民教育实验”“小先生制”“师范生服务指导”等举措,使湘师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湘师充实了沃土和营养,而且为生活教育之花充实了丰富的生命力。

▲金海观

1937年11月开始,湘湖师范在抗战期间,为避战祸,七迁校址,八年流亡,历尽了艰辛。南迁流亡办学的历程为:湘湖→义乌江湾吴氏宗祠→松阳古市→庆元→龙泉新窑及福建松溪中峰寺→景宁道化→松阳古市→萧山祗园寺。八年的流亡办学,湘湖师范反而在艰苦的环境中发展壮大了,并为浙南山区乃至福建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当地人民的抗日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6年1月,湘师迁回萧山祗园寺办学后,在金海观校长的带领下,一面稳定教育秩序,一面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尤其可贵的是,金海观校长在白色恐怖下,同情和支持学校内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同情支持进步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保护营救爱国师生,使湘师在解放前后,成了萧山爱国民主进步的“堡垒”。据统计,湘湖师范师生奔赴浙东游击区和解放初参军参干的总人数,占当时师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湘湖师范通过21年的锤炼,炼就了“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谊”的“湘湖精神”。这是由几代湘师人在湘师这块乡村师范教育园地中所创造出来的特有精神,这也是实践、创造、丰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结果。

3

新生

1949年5月5日,萧山解放,湘湖师范学校这所创办21年的学校也获得了新生。

1949年6月,经绍兴专署批准,湘师成立了校务委员会,金海观被委任为主任。8月,萧山县立简易师范、绍兴简师、新昌简师并人湘师,扩大了湘师的办学规模。1951年9月,湘师在萧山城厢镇小南门孔庙设立分部。1952年11月,中共萧山县委书记窦长富兼任湘师第八任校长。1953年11月,金海观被任命为湘师第九任校长。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湘师与其他学校一样,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全校师生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在新形势下,为进步提高师范教育质量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1952年冬,湘师推行了教师责任制。1953年上半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湘师推行了自订的《学生守则》。在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中,采用了以老带新的“艺友制”,当时理化组的老师尹日昌帮带新教师徐犹男老师,于1956年师徒两人同时被评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一时传为佳话。

1955年、1957年湘师奉命先后分配两批共91名毕业生到东海之滨的国防前线舟山工作,为支持国防、支持海岛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1954年至1958年间,湘师有3位教师的六本教育专著,经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50年代末期,湘师先后在北干山北麓和小南门辟有劳动基地,师生共种试验田,其中的高产络麻曾送北京展出,全省重点师范校长来校参观了学农基地,浙江日报也刊登了湘湖师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

1959年初,经中央教育部批准,湘湖师范列为省重点师范,学校由省教育厅直接管辖。1960年,学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数学组代表楼金豪老师曾赴北京参加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1964年,省委决定在中等师范中选择一所搞半农半读教育的试点学校,经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江华同志亲自点名,湘湖师范学校承担了试点工作。期间,省教育厅刘星华厅长、宏流副厅长带领干部直接领导这一工作,并经常在湘师蹲点,与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省长周建人、副省长冯白驹也先后亲自来校视察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湘师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虽然政治运动不断,但总体来说,湘师仍属稳步发展状态。据统计,17年的毕业生达到2800余人,是解放前21年毕业生总数的一倍。

4

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湘湖师范曾被迫搬到湘湖农场原学校分部。1978年以后,湘师又逐步搬回西河路的校址。至1981年,分部校舍有偿转让给萧山农校后,湘师全部搬回了西河路校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湘师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湘湖师范隶属杭州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承担着为杭州市7县(市)和城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任务;省教委所属的浙江省小学教师进修教研室也设在湘湖师范,因此,湘师也为全省小学教师的在职进修、培训等方面承担着大量的工作。

湘湖师范,在办学中围绕中师培养目标,坚持德育为首,经常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严格教学常规,贯彻执行新教学方案,在保证上好必修课、选修课的同时,积极开展各学科的基本功训练、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和“小先生”活动,并结合当前实际,改革教育实习和见习,组织师生定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湘湖师范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长期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湘湖师范是萧山人永远的记忆

湘湖师范在20世纪的70年中,总共为国家培养了14093名毕业生,为提高民族素质作出了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湘湖师范培育了无数的优秀教师、教育家,它带给萧山的,是一种提倡教育的理念,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飞逝,许多关于湘湖师范的消息越来越让大家感到遗憾:不招师范生了、改制了、消失了。2009年8月,湘湖师范搬迁至富阳。2010年,湘湖师范的旧址拆除,建成了一所新的小学——湘师实验小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萧山的湘湖师范“退出江湖”,这让很多萧山市民扼腕叹息。但不可否认的是,湘湖师范在萧山,乃至中国的教育史上熠熠生辉,成为了许多萧山人永远的记忆。

来源:萧山文化遗产   作者:许顺来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