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杭网聚焦>>
 
江干正在打造一座“智慧新城区”
2019年04月02日 10:40:51 星期二  都市快报

都市快报(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李凌婧)

当下的杭州,正在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在这个大目标下,杭州有许多事情要做,今年重点要抓的一件事情,便是在“城市大脑”的拓展应用上下功夫,拓展深化警务、医疗、交通、环保、城管、住房、亚运筹备、安监、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应用,真正从治堵向治城转变。

一座城市的数字化,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无限可能。当下,中国不少城市,都已经开始着手打造智慧城市,不少地方先行先试。而杭州江干,也早已在谋划一个“智慧新城区”。

今年开年,江干就已经给自己定了目标,要“以城市大脑区级综合版为重点,精益求精抓城市管理”,以破解热难点问题为导向,加快智慧化手段应用、推进城区颜值提升。江干正在通过“城市大脑”,照顾到这个城市里的每一条河、每一个人,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江干建设“世界名城首善之区”的初衷,也是这座“智慧新城区”的温度。

今天,我们为你细数江干在“城市数字化”工作中所落地的一件件实事,看看这个城区为杭州“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建设当先锋、做样本的底气和实力。

智慧安防,让城市更安全

报告!5分钟处警率,江干已达94%

来自攀枝花的80后小伙方强,2017年在九堡买了套房子,彻底把家安在了江干。2年住下来,他觉得江干这个地方很有安全感,“道路挺宽的,晚上路灯也亮。”

“一个配套设施完善、有规划的地方,本身就能给人安全感。”

为了让你在江干生活得有“安全感”,他们还做了很多事情。

2月7日晚,66岁的刘阿姨把自己“弄丢了”。

一个月前,她才从山东潍坊来到杭州,那天,她和老伴在小营巷附近上了一辆公交车。车开到一半,老伴发现,刘阿姨“不见了”。

2月8日早上7点左右,江干民警在监控视频里,发现了刘阿姨,一看地点,在建国北路朝晖路口。再通过一段段监控视频的拼接,民警大致还原了刘奶奶的行走轨迹。

在江干民警寻人的过程中,杭州还有上百位民警,正在通过监控和路面巡逻寻找刘阿姨的下落,最终在虎玉路上找到了她。

在这次寻人的过程中,江干的“在线警务”帮了大忙。

“打造全国最具安全感中心区”,是江干为“新老江干人”许下的一个承诺,在这个目标之下,“在线”是优先选择的利器。

近3年来,江干公安利用物联多维感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技术,一直在做“在线警务”的机制改革。

江干的“在线警务”被称为警界“最强大脑”,使一线民警如同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这个“最强”里,前端感知源,就像一双精准的鹰眼,运算数据的研判中心相当于大脑,路面警力就是有力的手脚。

有了“在线警务”的帮忙,江干公安5分钟处警率已达到94%。相比3年前,江干区有效警情下降21.04%,侵财案件下降72.27%,落地侵财案件破案率如今上升至86.4%。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许许多多个平安的故事。

报告!不到5分钟,就能排除消防险情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

当下的杭州,正在打造消防安全智慧“升级版”,而江干的四季青街道,已经在“智慧消防”这件事情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模式。

在四季青街道的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有一套高科技装备。这是一整面“电子墙”,正中间的主屏幕,是一张三维的实时地图,左边的小屏,是多组监控视频矩阵,右边的小屏,跳动着各种数字,配合着坐标曲线、柱状图和圆饼图等数据分析结果。

去年年初,四季青街道就开始着手建设智慧消防系统了,打造了烟感系统、智慧用电系统、智能充电桩系统、消防用水实时监控系统、消防设施巡查记录系统等五大系统。这些,全部集成在一个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上。

就拿烟感系统来说,只要哪里有火情,它就会发出急促的警报声,在服务中心里的人通过对讲机,联系上社区消防站队员,不到五分钟,就能排除突发险情。

目前,这样的烟(气)感设备,四季青街道已经在各类场所安装了3959个。

过去一年,四季青街道的智慧系统共参与扑救有效火灾16次,调度街、社力量参与抢险救援236次,通过系统监测发现安全隐患64个,整改55个。

为了守护街道里298幢高楼,让生活在这里的8.6万人有更多的安全感,四季青街道已经想好,今年要构建起“一张网”。

这是一个新型的应急管理调度体系,将能实现所有涉及使用瓶装液化气、管道天然气的沿街商铺气感安装全覆盖,实现住宅小区和10%留用地项目共计253幢高层建筑水系统安装全覆盖,实现电瓶车售卖维修、物流、外卖等场所用电监测全覆盖。

智慧管理,让环境更美好

每一条河,都有“身份证”

城市河道水质管理,看起来是河水脏,其实问题出在岸上。要管好河道水质,就要锁定污染源,还得精准。

江干有一个“清水排涝智慧城管信息系统”,在这里,江干的60条河道的水位、水质、附属设施、治理情况等数据,都能看得到。也就是说,这60条河道,都是有“身份证”的。

同时,江干还把1170公里的主雨水管,都标注到了电子地图上,“雨水管们”的埋深、管径、材料等信息,也都能在这个系统上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系统是怎么派上用场?

新塘河江干段,北起京杭大运河,南至清江路段,宛如一条碧带,与周边的“日月同辉”融在一起。

前段时间,编号为“新塘河排出口17”的河道排水口,即使在晴天,也会不定时地有水流出来,但是,谁都不知道污水的源头在哪里。

要解开这个秘密,这个时候,就得靠“清水排涝系统”帮忙了。

江干在这段河道的汇聚井和它上游的两个井,都放了一部液位仪。这个仪器,就像是一个触角,根据它传回的信息,江干城管的人就能准确掌握汛情、排污、河道附属等设施状况。

如果汇聚井液位仪发出报警,那就说明有污水排出,再去看看两个上游井中哪个液位仪也在报警,就能确定污水来自哪里了。

目前,江干已经对新塘河17号排水口相关的周边管网,都进行了布控,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人工去翻盖,依靠经验判断污水来源了。

接下来,江干更多的河道,都将会用上这个高科技。

每一桶垃圾,都“斤斤计较”

每天都扔垃圾,你知道自己到底扔掉了多少吗?

江干有一个“城市垃圾清运管理系统”,去年11月开始建设的,任务是称好每一桶待清运垃圾的重量,还很准确。

当垃圾清运车辆把当天产生的垃圾运走时,加装在车上的“秤”,会在从垃圾桶被举升,开始直到垃圾桶落地的这个过程里进行称量。系统拿到重量信息后,会生成一条数据,这里面包含了集运点名称、清运时间、清运车辆、重量信息等要素。

目前,江干已经完成了16辆清运车的改装,将陆续投入到运营中。

“称一称、扫一扫,垃圾数据就全知晓”,这是在江干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江干建设这个“斤斤计较”的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1.监管及时。因为垃圾的数据照片会实时上传,所以监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异常,通知相关清运车辆和集运点人员落实整改。

2.降低人力资源和监管成本。江干有1000多个集运点,不过,通过这个系统,只需三到四人在监控中心对数据照片,核查就能完成了。

3.为垃圾分类的远程执法提供了不可更改的证据链,这就避免了执法取证工作中,发生纠纷事件。

4.为垃圾计量收费提供依据。自己产生多少垃圾,自己付费清运,也能让小区物业自己想办法来减量。

智慧服务,让生活更便利

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找到自己的签约医生

好看病、看好病,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是江干这几年一直坚持在做的一件事情。

上个月底,江干开出了杭州第一家“未来健康屋”,在这个小屋里,不仅能测量体重血压,还能帮你检测人体成分,分析健康状况,给出医疗建议。

以后,附近居民身体不舒服,不用去医院,走进家门口的健康小屋,在一台健康检测一体机前坐好,刷一下市民卡,按几下操作按钮,很快电子档案就能告诉你体重、血压、血氧、中医体质辨识等检测结果了。这些检测结果还能实时同步到签约医生,供医生签约服务参考,从而使得区域健康从“单纯医疗服务”转向“全程预防”服务。

为了让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江干这几年在做的,当然远不止这件事情。

江干有一个“家庭医生移动工作平台”,早在2016年,这个平台就在江干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了。在这个平台上,有一支客服中心团队坐镇,每天都会有一名客服在线,而且还能听得懂杭州话,相当亲切了。它是全区统一的健康服务需求入口,链接各种健康服务资源,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出院准备服务,居家医疗服务,医疗转送服务等。签约家庭医生的小伙伴,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找到自己的签约医生,及时咨询健康问题。

家庭医生移动工作平台,正在让“新老江干人”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得越来越“聪明”。 

作者: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李凌婧 编辑:郑海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