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为民 锐意进取 聚焦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专题会议
发布时间:2019-01-24 09:42:32

“三化融合”,推动数字经济迸发更大潜力

杭州日报讯(记者 黄宇翔)当前,世界经济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已成全球共识。昨日上午,市政协四个专题会议同步开始。其中一个与数字经济有关——“加快‘三化融合’,推动杭州经济创新发展”专题会议。

“时间有限,请大家抓紧时间发言吧。”主持人话音刚落,来自民建界别的政协委员邹峻就已接过话筒,“我先开个场”——果然是有备而来。

“杭州集聚着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网易、新华三等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具备很强的先发优势。”邹峻话锋一转,如今全国各地争当数字经济弄潮儿,杭州必须要以强烈的危机感,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云栖工程院等一批新型创新平台,做强做大人工智能产业,打造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来自科协界别的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卜琰接过了话茬,“杭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已占全市经济总量25%以上,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我们也不能片面地把数字经济理解为,仅仅是发展几项高新技术产业。”卜琰认为,杭州目前仍处在数字经济的初期,要着眼未来,尽早培训未来数字经济的从业者、培养政府主管部门数字经济的管理者和规划者。

在中国移动工作的章越峰来自经济界别。“发展5G智能网联车是推进‘三化融合’的最好载体之一。”抓过话筒后,章越峰开门见山地说。因为涉及5G和“自动驾驶”等热点,他的发言颇受大家关注。

章越峰表示,杭州拥有吉利、万向等大量汽车产业相关企业,通过发展5G智能网联车,不仅可以做强智能汽车产业链,还将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工作,实现车车通信、人车通信、车路通信。“中国移动今年计划在杭州建设1万个移动通信基站,实现对主城区和县市主要乡镇的5G信号覆盖。”章越峰建议,在大江东等人车流量较少的区域,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提早布局未来智能汽车社会。“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杭州自主研发、自己制造的5G自动驾驶汽车。”

“我是一名‘老海归’。虽然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算不上草根,但特别想在这倾诉一下草根创业者的心声。”来自侨联界别的宋宏伟本科就读浙江大学,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从事了十年的数据存储芯片研发和应用工作。如今回到杭州,带领研发团队创造性地将DSRC通信功能设计到智慧路灯中,可以实现与车载DSRC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和采集。

宋宏伟结合个人创业经历表示,对比美国的硅谷,国内的创业环境依然还存在不少差距。他希望,注重数字经济的杭州能走在全国前列,多走访了解海归群体创业的困难,更好地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打造“15分钟生活圈”杭州样板

本报讯(记者 朱颖婕)如何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最便捷的衣食住行、文教体卫等基本生活服务?在昨日上午举行的“打造15分钟生活圈,助推未来社区建设”专题会议上,20位委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或出于自身专业,或经过课题研究,为杭州的15分钟生活圈和未来社区建设建言献策,不时出现“争话筒”的情景,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来自科协界别的吴正委员从规划和设施建设角度,率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成果。他认为,要在15分钟生活圈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从而实现居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就应当科学划分生活圈,考虑城市新老区域的差异,分别进行规划。同时,合理确定区域内建设项目,通过现状调研和评估,本着“有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确立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项目及完成时间。

科技界别的吴伟进委员认为,“打造15分钟生活圈,人的需求是核心导向。在规划之初,设计者就应该先弄清楚当地居民要什么。”随着城市改造,一批古街古巷可能消失,应有纪念场景的展示和陈述。他建议,打造新型未来社区可以适当保留原址的特色与风貌,提高辨识度。“哪怕一面纪念墙,也能提高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未来社区,教育先行。”九三学社界别的马冬娟委员提出,必须改变当下配套学校“只留位置不建实体,只有房子没有装修,开学前赶工,开学后配套不足”的现状,“有些新小区配套的学校是开学前赶工而成的,家长们对新教室的空气质量自然有疑虑,担心影响孩子的健康。”她说,让学校与周边小区同步建设,并与周边道路、供水、排污、绿化、环卫等设施无缝衔接。

台胞界别的林平委员在医院工作,他呼吁关注15分钟生活圈的医疗资源布局,尤其是儿童专科医疗服务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他建议,采取政府举办或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在城西建设一家高水平儿童专科医院,提供多层次的儿童专科医疗保健服务,同时改善医疗资源集中于市中心地带的现状。

金鹰委员则关注社区内的“人际关系”。城市建设让高楼大厦取代了平房瓦房,“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人际关系正在慢慢流失。在他看来,要让旧街坊间的美好情感体验在未来社区重现,首先应当更充分地调研社区居民需求,以人为本建设配套设施;其次,在“硬件”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也要追求“软件”,积极发挥邻里中心应有作用,组织各类活动,调和邻里关系,为区内居民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在会议现场,委员们还不约而同地指出,建设未来社区,要结合杭州的城市特色和生活品质要求,因地制宜,打造并推广“杭州样板”,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增光添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宇翔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