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种新时尚。”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着力推动的“关键小事”。
从顶层设计建立工作体系,到“四端”驱动打造示范先行区,从完成省级示范片区北山街道创建,到文二路垃圾分类示范街的成功打造,从成功创建5个省级、35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到实现可回收物收运体系全覆盖……一场践行“新时尚”的垃圾分类,正在西湖大地上蔚然成风。
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湖区将坚持把做好垃圾分类作为事关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全力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杭州模式,努力争做全市乃至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的标杆和样板。
“四端”驱动,完善垃圾分类体系
“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垃圾分类工作也是如此。为了让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西湖区从前端、中段、末端和云端入手,破解垃圾分类的难题,建立并逐步优化完善全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前端分类投放,突出精准自觉。西湖区完成1213个点位的分类设施提升改造,发放32.4万余组入户垃圾桶和42.4万余个可回收物蓝袋、37万余册应知应会手册,引导居民自觉分类投放。同时,结合主题教育和党员“走亲连心三服务”,西湖区千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宣传垃圾分类,问情于民,入企宣传、入户指导,教育引导各类垃圾投放人精准掌握分类投放,尽快形成规范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习惯。
中端收集清运,突出高效精细。西湖环境集团配置了40辆各类作业车辆和123名作业人员,形成对市直运的有力补充和应急保障。开通居民小区低价值蓝桶清运专线,镇街开通可回收预约服务热线电话“63567567”,可回收物日均清运量已达4.3吨/天。
末端分类处置,突出增效提能。筹建区级末端应急处置中心,全方位布局建设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大件和园林垃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以及停保基地。在龙坞大清谷建成临时分拣中心,对可回收物进行分拣打包。双浦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试运行,大件垃圾分拣中心主体结构已完成,转塘停保基地已基本完成围墙砌筑和场地平整,三墩停保基地也在紧锣密鼓启动中。
云端分类管理,突出智慧便捷。建成并不断优化63567567呼叫中心和微信小程序,加快推进西湖环境集团垃圾分类管理应用场景建设,实现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线上线下全流程管控,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数据化、实时化和可视化,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示范先行,打造垃圾分类样板
垃圾分类,西湖先行。西湖区以一区域一街面为样板,在北山街道试点垃圾分类清运一体化管理,在文二路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街创建,打造垃圾分类特色亮点,线面结合,多维并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经验。
北山街道开通了2条垃圾分类收运音乐专线,覆盖400余户沿街商户。商户听到“好一朵茉莉花”的音乐声,就会将自家垃圾送到路边进行收运。易腐垃圾、其他垃圾都有其专门的清运队伍,可回收物实行专线清运,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则实行预约上门收运。同时,西湖环境的清运车辆均安装了车载称重系统,可实现各清运点位的垃圾量统计。
10多公里长的文二路上,以往的大黄色垃圾桶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早晚放着音乐沿街收运的清洁直运车。沿街的餐饮店、便利店等商家撤桶入户,在店内自行垃圾分类,沿线小区规范了垃圾分类设施、标识标牌,基本上都实施了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此外,西湖区不少镇街、村社、机关、小区、写字楼等,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因地制宜、创新性十足的垃圾分类管理举措。西溪首座作为西湖区垃圾分类领域先行的商业综合体,要求园区内的餐饮单位,如未按规定配置正确的分类垃圾桶进行分类投放,就不能清运到垃圾房,只能存在自己单位内部;艺创小镇制定了垃圾分类一户卡,如果企业将垃圾经分类后能在规定时间投放到垃圾收取点,垃圾分拣员就会给予积分,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得到相应优惠待遇;在浙江省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文新街道桂花园社区的紫金庭园小区,投放可回收物和大件家具可获取积分,凭积分可以换取色拉油、肥皂、酱油等日用物品,实现可回收物减量。
上下联动,形成垃圾分类风尚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西湖区从顶层设计、监管执法、宣传发动等入手,推动了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形成。
西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垃圾分类工作12次,现场调研垃圾分类20余次,共组织召开全区“污水零直排区、无违建区、垃圾分类达标区”三区联创大会7次,制定并印发《2019年西湖区深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西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2019年西湖区污水零直排区、无违建区、垃圾分类达标区“三区”联创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垃圾分类专题文件,倒排时间节点、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工作体系、明确工作举措、落实工作职责。
全区各部门、镇街、村社广泛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如西湖区妇联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我爱我家 垃圾分家”创意主题展,区市场监管局对过度包装、一次性消费、“限塑令”等开展宣传和治理,团区委启动了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专列活动等等。此外,西湖区还举办了餐饮行业践行垃圾分类活动、“分类迎国庆 党员带头行”杭州市机关党员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启动仪式、第三届综合执法玉泉论坛“垃圾分类新时尚”倡议发布会和垃圾分类达人赛等专题活动。截至12月中旬,全区共开展垃圾分类培训300余场,各类活动1300余次。
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的行为,西湖区加大查处力度,以“拒运”+“执法”倒逼前端分类。对抄告3次以上的单位开展垃圾拒运,全年对2家单位实施拒运,倒逼单位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有效制约部分单位对垃圾分类不配合不作为的现象。区分类办专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和黑榜单位,直接抄送执法中队跟进查处,执法队员参加专项巡检队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及时查处违法,做到“五必罚”。
垃圾分类新时尚,也来自市民生活,汇集了公众智慧。西湖区积极倾听群众、人大代表以及部门镇街的声音,一方面,依托城管开放日、代表联络站和居民议事厅,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接待活动,专门邀请专家、居民代表前来共商,听取专家、居民议事会成员、市民群众对条例实施及西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建议,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助“人大代表随手拍”活动,加大垃圾分类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西湖区分类办组建四类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为辖区党政机关事业、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物业等不同对象提供垃圾分类专题指导和培训,针对可回收物收运体系建设需求,向街道、社区或单位提供点对点的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