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余年,四代良渚遗址考古人的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02 20:43:44 星期二   

“考古是读地下的书,我们要一层一层地去研究历史。”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学家刘斌在央视《开讲啦》舞台上如是说到。“远看像讨饭的,近看像捡破烂的,手里还经常拿着盆盆罐罐……”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考古界用这句顺口溜自嘲,刘斌凭借一层石头发现了良渚古城,在刘斌眼中,考古就像破案一样,实际上考古挖的不是宝,是文化的宝藏。放眼浙江考古史,良渚,是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人或许不知道,80余年的良渚遗址考古已历经四代。

2018年1月26日,中国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那一刻,距离“良渚”两个字首次出现在考古领域,已经过去了80多年。这80多年,良渚考古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5000年前,有一群勤劳智慧的良渚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良渚文化。5000年后,有一位睿智勤奋的良渚人,让我们重温了祖先创造的奇迹。他就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他用80年前的一两片黑陶,打开了一部厚厚的文明史。

时光回溯。从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24岁的施昕更先后3次代表西湖博物馆对棋盘坟、横圩里、茅庵前、古京坟、荀山东麓以及长明桥钟家村等六处遗址进行试掘,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并在此期间经调查,发现了以良渚为中心的十余处遗址。

如果施昕更算是第一代,第二代则要跳跃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牟永抗担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室(史前考古)的主任。王明达是反山遗址发掘的领队。举世瞩目良渚文化王墓等级的反山和瑶山遗址,就分别在1986年、1987年发掘的。这两个遗址之骄人发掘成果,用牟永抗语言来表达:“单就玉器而言,在数量、品种或花纹均超过全国以往历次发掘所得良渚玉器之总和。而且还发现了许多新器种、新纹饰,成为良渚玉器一次轰动性的空前大发现。”   2016年,是良渚遗址考古80周年,也是良渚古城发现10周年。良渚成了热词,良渚成了网红。11月25日,83岁的良渚考古的开拓人牟永抗、73岁的考古学者王明达,都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赶到了“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两位老人感叹地说,以刘斌、王宁远为代表的第三代考古人功不可没。

早在2008年,当时还不是所长的刘斌,带着研究员王宁远,以及三四个技工,从反山南边良渚遗址管理所内的临时住处,搬到了遗址内的八角亭,以便继续发掘古城及周围。   “我们是现代人,研究的是古代。一直生活在这种状态里,别人看来很艰苦,其实有很大的快乐。”刘斌说,八角亭对他们很重要。如果没有工作站,就不可能有十年来良渚考古团队的建设——因为10年前的八角亭,只有四五个人。如今,已经发展为20多人的良渚考古队,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的小年轻,也是第四代良渚考古人。

多么美好!数年来,考古队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饭后骑自行车到古城外绕一圈,看看北城墙和西城墙,或者上大莫角山,看最美的落日风景。   夕晖里,他们望着眼前正在建设中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很是自豪:你们看,不少遗址分区上都竖起了图文展板,河道两边竖起了木桩,种上了一排排高大的绿植,小花遍地,天空中还有鸥鸟飞翔,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公园景象……它们都在向全世界讲述着千年文明圣地——良渚的故事。

来源:良渚文化官微  作者:  编辑:颉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