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辛劳“良渚人”:申遗成功背后凝聚的智慧与力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06 16:34:26 星期六   

2019年7月,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报成功。这一声捷报,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辉煌与成就再一次的绝佳展示,更是其项目背后诸多“良渚人”的责任与使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申遗过程,繁冗且复杂。回顾良渚申遗的每一个节点每一帧,投射出的皆是无数“良渚人”并肩作战、辛苦付出的场景。如今,这历时长、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申遗过程终迎来胜利的终点。1936年的杭州良渚,一位名叫施昕更的年轻人经过研究考古、耐心发掘,掀开了良渚遗址的一角,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光。此后八十多年来,大量考古学家对良渚遗址进行发掘研究,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漆木器、一个完整复杂的水利系统、一套成熟的稻作生产体系等拨云见日,统一的文化信仰、分化的社会阶层等纷纷被研究证实,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渐渐清晰,实证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2018年1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之路正式启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2017年3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范围明确。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意见,为了更好地体现良渚遗址遗产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申遗面积从原先的9.1平方公里扩展到遗产区14.33平方公里和缓冲区99.8平方公里。

日夜兼程 修编申遗文本行路难

确定范围后,这群“良渚人”协同各方科研院所组织开展等一系列考古发掘和重点课题研究,联系了国际顶尖刊物,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汇同编制单位反复修改完善申遗文本。

“从2017年3月确定范围到同年9月报送申遗文本进行预审,再到2018年1月递交正式文本,时间非常紧迫。过程中申遗团队反复修改,也受到国内的各个高校在学术上的鼎力支持。尤记得把中文学术语言翻译成英文真不是件易事,大家目标明确、上下齐心,日夜奋战,带病坚持。”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在接受采访时回顾道,“尤其是最后正式文本提交之前,一个团队近10人在北京印刷公司现场校对、排版、编印直至最后完成装订,日夜通宵,头发都快掉光了。” 

历时11个月,2018年1月29日,共计20件资料、200余万字、5000多页的良渚古城遗址全套申报材料正式提交世界遗产中心,代表中国申报2019世界遗产。

万无一失 两种方式护申遗材料递交周全

按照惯例,世界遗产中心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申遗材料即可,通常用的是邮寄方式。但“良渚人”考虑到安全需要,选择“兵分两路”,即采用“人肉送达”和邮寄两种递交方式。

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俊杰坦言:“用邮寄方式怕出现意外,为了避免出现丢失什么部分导致文本不完备等情况,当时还派了参与文本工作的三位年轻人亲自去巴黎把申遗全套文本送到世界遗产中心,确保万无一失。”

在申遗之路中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无数点滴之举,只为护良渚申遗之路走得周全。

从尘封的五千年的记忆被揭开的那一刻起,到如今良渚古城遗址在世界舞台上焕彩,这条申遗之路上的每一步都承载着无数人期盼和希望的目光,同时也凝聚着“良渚人”的心血和智慧。在这路上时刻体现文脉的传承,老一辈考古人的心愿得以寄托,新一代研究力量亦在前人基础上团结合力继续前行。申遗成功对于“良渚人”来说,它不是发掘良渚文明使命的结束,而是传承良渚文明之路的开始。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楼子璇  编辑:颉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