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记者用镜头带你了解良渚文化(组图)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06 16:48:00 星期六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14.33平方公里,分城址区、瑶山遗址区、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和谷口高坝区4个片区。

城址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城址总面积631公顷,人工堆筑总土石方量约717万立方米。

良渚遗址全景画卷。

莫角山宫殿区位于城址中央,地势最为高敞,包括莫角山台地及其南侧的皇坟山台地、池中寺台地。莫角山台地位于城址区中央偏北,呈矩形覆斗状。。莫角山台地的顶面上建有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座独立的宫殿台基,在莫角山台地东坡还发现有大量碳化稻谷的堆积,经分析有稻谷2.6万斤,从而判断莫角山台地的宫殿区应建有大型粮仓。

沙土广场

外围水利系统为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程,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总土方量达288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

良渚古城城墙周长约6公里,城墙接近长方形,四个转角处呈现圆形,称之为“圆角方形”。五千年前的良渚,处于湿地沼泽的中,城内的水网长度就超过了三十公里。这样的环境,也使得水路成为当时的主要出行干道。目前,共发现八处水城门、一处陆地城门。陆城门由夯土夯筑而成,三个夯土墩将此处分为四个通道。

良渚古城内河网密布,为保障河道运输的安全与顺畅,河岸边缘用木桩、竹编、木板进行加固。在河岸边曾发现黑石英石片、玉料、钻芯和漆木器坯件等遗物,说明这里曾经是玉石加工、漆木器与骨角牙器制作的手工作坊区。这些手工遗物大多工艺精致、做工复杂。

这些规模化的手工业作坊遗迹,表明良渚古城遗址城址区内存在着复杂的功能分区,专门化的社会分工,同时也反映出良渚社会对玉器制作等高端手工业的组织管理能力。

分等级墓地是见证良渚时期社会存在明显阶层分化的主要物证,主要由5片分布在不同地块的墓地组成。根据选址特征、墓葬排列方式、随葬品的数量和级别,可分为4个或更多等级,揭示出良渚文化时期社会上至少存在着4种以上的阶级分化。

反山墓地属于高等级墓地,始建于公元前3000年,位于内城西北部,东侧与莫角山相邻,面积约2公顷,是一处人工特意营建的独立高台墓地。

反山墓地目前已发现11座墓葬出土物品包括玉、石、陶、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反山墓地出土随葬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为其他良渚文化遗址所未见,是迄今为止所见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墓地。

12号墓。12号墓处在反山11座墓葬的中心,随葬品的种类齐全、数量最多,以单件计共658件(不含玉粒和玉片)。琮王、柱形器等玉器上雕琢的完整神人兽面纹及高达6件的玉琮占有量,显示了12号墓墓主人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

良渚博物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公园内,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航拍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一隅。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物包含玉器、漆器、陶器、石器、竹木器、骨角器等。这些器物以不同器型、纹饰组合,不同的数量,及其保存的生产技术信息,成为良渚时期工艺技术、社会文化和生业方式的重要见证。

陶豆残把

玉琮

刻符陶罐

兽面纹玉璜

神人纹多节玉琮

玉璧

考古工作中发现的诸多文物。

来源:杭州网  作者:首席记者 王川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