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 造访水中之洲,相遇千年之地——良渚古城遗址探秘记
发布时间:2019-09-12 16:37:59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坐标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这座距今4300年至5300年的古城曾经究竟是何面貌?在桑田沧海后,在深秋九月天,新华社记者用镜头冲破历史的年轮,带您一同探秘良渚古城的悠远文化。

在反山墓地展示厅内,讲解员杜俊君为访客介绍良渚文化玉器最通行的主题纹饰——神人兽面纹。值得一提的是,在神人兽面纹制作工艺上,考古学家发现,在1毫米的宽度内,可以刻出5至6条不重复的线条,这个工艺即便在今天,还要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而良渚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遗址公园内的反山墓地,于1986年被发现,是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之一。反山王陵面积约1万平方米,目前的挖掘面积约600平方米,挖掘出11座高等级墓葬。

据介绍,古城遗址内的钟家港古河道出土了大量石器、玉器、木器、漆器的半成品和批件,由此可以推测出河流两岸曾存在手工作坊。园区内的这些区域用钢铜人物雕塑重现了千年前良渚先民制作器物的完整流程。

南城墙的横截墙面构造呈块状。讲解员杜俊君介绍,这是良渚先民采用的“草裹泥”技术,即茅草包裹淤泥技术,其原理类似于现在抗洪救灾时使用的沙包,具有非常强的防渗透能力,在当时古城外围的完整水利营建中多采用此种技术。

水城门,两侧仿木立柱表明当时水城门的宽度及方位。河面上,仿造良渚先民的人物雕像好似正撑着竹筏渡过一座水城门。千年前,良渚先民正是乘木筏进出古城运送石块和物资的。据讲解员杜俊君介绍,考古学家对竹筏的承重量进行估算,两张竹筏相连接时,竹筏承重量可达1.2吨左右。

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年-4300年之间,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天目山东端山前河网平原,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的重要代表。

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古城遗址以建造于约3300-2300BC间的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并以其时间早、成就高、内容丰富而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因此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新闻+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面积约14.33平方公里,包括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内的城址区、瑶山遗址和外围水利系统遗址,其中即将有限开放的区域是城址区的核心部分,面积3.66平方公里,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

城址总面积631公顷,人工堆筑总土石方量约717万立方米。宫殿区居于城址中央,地势最为高敞,面积约39公顷,是良渚文化时期最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内城由城墙围合而成,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910米,东西宽约1770米,面积280公顷(含宫殿区)。以宫殿区为中心,内城分布有墓地、居址(含手工作坊)台地、古河道等遗址。外城位于内城外围,由17处断续分布的台地构成半闭合的外郭轮廓,包括居址作坊和墓葬遗迹,面积约351公顷。外城台地和穿行其间的河网形成临水而居的水乡景观。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记者 殷晓圣   编辑:陈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