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环保做好加减法
发布时间:2019-05-22 11:15:58

近日,省环保厅公布了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审批、环境监测能力认定等在内的今年第二批共10项“最多跑一次”事项。至此,今年我省环保“最多跑一次”22项事项已经全部公布。

环境保护,一方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环保“最多跑一次”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民、便利于企?

减法环评化繁为简

3个月前,我省环保“最多跑一次”就已经“开跑”——我国环评登记表网上备案改革首单就落户杭州。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前期部部长严晨只花了短短10分钟时间,就完成了一所新建小学工程的环评网上备案。过去需要10个工作日的环评审批,被简化为10分钟的网上备案填表,浙江环保的这一小步,标志着全国环评审批简化前进一大步。

这一大步,如今正在向纵深推进。绍兴天宇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屠庆堂,就见证了公司里一份最“薄”的环评报告出炉。

“文件比原来薄了三分之二,制作费用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屠庆堂说,最让他惊叹的是编制时间大大缩短,“过去委托编制一份报告书起码需要两个月,现在20天以内就可完成。”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又被称为“企业的生死状”,是新建或变更项目运行的前置必要条件,为的是预防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但做出一份符合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又是让企业头疼的难题。

“一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厚达好几百页,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写也要花上两三个月,稍有差错就要修改。”屠庆堂说,像天宇印染这样环境影响较大的纺织企业,完成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曾是一项耗钱耗时又耗力的“大工程”。

“实现‘最多跑一次’,就要从最关键、最重要、企业最需要的事入手。”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省3个开发区开展“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试点,并被列入国家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

天宇印染所在的绍兴市柯桥区滨海工业园区就是其中之一。滨海工业园区又率先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化。据滨海工业园区环保部门统计,改革试点措施进行简化后,为企业减轻环评财务负担近三成。

除内容的简化外,更多地区正在探索流程改造。3月29日,在台州市椒江区,台州安赉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邱文伟拿着手机,拍摄下《建设项目环保许可申请表》等文件,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能通过微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项目审批申请。

“以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项目审批,至少要跑窗口五六次。”邱文伟说,现在一次都不用跑就能成功备案,节省不少时间。“微信申报”是椒江区环保局从今年3月25日起启动的一项“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一周内,就有两家企业通过微信进行审批申报,目前均已进入公示阶段。

加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环评报告变薄了,内容减少了,也有质疑声: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把控的门槛是不是相对降低了?

“企业少跑的事项,其实都分给环保部门做了。”柯桥区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滨海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和环境标准制定均由环保部门承担完成,原本需要企业自行申报完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含有的污水处理、执行标准等内容则允许引用园区统一规划环评。

“通过统一编制大环评,来降低企业成本,也使园区内各项目的环评更为统一规范。”该工作人员表示。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今年“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清单式管理改革将在全省全面铺开,精简环节、缩短时间、减轻负担,将成为我省环评改革的主方向。

椒江区环保分局局长徐明初说,环保“最多跑一次”简化的是环保审批方式和手续,而环保监管力度则一直在加强。

椒江区环保分局在2015年成为全省试点,开启排污许可“一证式”改革。对于企业提交的业主承诺、环境保护执行报告等资料,环保部门不再进行审核验收,转为在公示后以执法稽查的方式进行抽查,发现有不实情况,再依法处罚。

环保力量更多聚焦于事中事后监管,也意味着各地环保执法监察力度的加强。比如在诸暨,该市环保局已经立案查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43起,责令企业停产32家,适用新《环保法》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1人、因涉嫌环境犯罪刑事拘留27人,查处力度居全国前列。

前不久,浙江在全国率先制定环境违法大案要案认定标准,再次为环境监管加重砝码。环保部更是多次公开点赞浙江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称浙江“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严环保执法省份,环境执法力度保持全国领先”。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周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