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刘建安:因为热爱 二十载坚守考古一线终不悔
发布时间:2019-12-08 17:38:37

刘建安正在挖掘古墓

【人物点评】

刘建安说,自己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考古。从最初的因为喜欢游历文物古迹而欣然接受考古学专业,到真正认识考古、热爱考古,而后将其视为毕生的事业。他以二十载考古春秋向世人解答了考古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

【人物事迹】

刘建安于1999-2003年就职于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从事商周秦汉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2006年7月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历史时期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作为一名考古研究者,刘建安终日面对的是寂寞枯燥的考古工作和艰苦危险的考古环境,但他乐在其中。20年间,他先后主持或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河南省新密市新砦、“三峡工程”重庆市万州中坝子、丽水市处州府城等遗址发掘与整理工作数十项,获得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并编著有《中国墓葬史·传球战果墓葬》,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简报等20余篇。

刘建安正在抄录墓志

阴差阳错与考古结下不解之缘

说起考古,大家总会将之与“神奇”“奥秘”联系在一起。想象着从事考古工作是一件很酷、带劲的工作。然而事实是,很多著名的考古工作者都不是与“考古学”一见钟情,而是半路出家,才走上考古的道路。

刘建安就是其一,他笑着表示自己就是阴差阳错地入了考古的行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他又是为什么会选择考古工作?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

原来刘建安从小就有一个新闻梦,希望能用一支笔去“写”遍全中国。所以在高考完后,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大学新闻系。但是,最终录取的结果令他有些意外,自己第一志愿没进,被调剂到了西北大学的考古学专业。“当时说不失望是假的,更担心的是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考古这个职业。”

但是后来刘建安转念一想,自己本就是陕西人,生长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也见识过定军山、武侯祠、马超墓等历史古迹的魅力,对考古多少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想到这些,刘建安那颗不安的心才渐渐放下,欣欣然受这个现实。

既来之则安之,1995年,18岁的刘建安走进了西北大学的校门。在大学期间,他认真学习考古知识,阅读考古类书籍,积极参与田野实践积累经验。渐渐的,他发现考古这项工作虽然苦,但是非常有意思,会有惊喜,“我和同伴经常会跟随考古队在尘土飞扬的艰苦环境里实践,蹲在地上拿着小手铲一点一点挖土,刨坑、测量、绘图……运气好的话可以把埋藏在地下很多年的遗存挖出来,进行分析鉴定,这很有成就感。”

正是高考的阴差阳错,改变了刘建安的人生轨迹,让他与考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9年,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刘建安被分配到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扎根于土地,从事商周秦汉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考古研究者。

在最苦的土地开出最美的花

2013年,在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发现了11座东汉及六朝砖室墓、一座唐代土坑墓、一座清代砖室墓。当年2月19日,文物考古部门接到当地有古墓葬的消息后,经勘察、报批,3月13日至5月14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组建联合考古队,对这13座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整理。

“明清墓葬不为人所关注,但面临建设破坏,我们文物工作者不能不管。”时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刘建安主动请缨,担任了这次联合考古队的队长,“知道此次发掘任务至关重要,也预想了众多会在现场面临的困难挑战,做了相应的准备,但是到达现场后我们还是有些局促。”回忆起这次考古,刘建安笑称,虽然当时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自己也没少吃苦头,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段丰富而难忘的经历。

原来当时那个挖掘地段是一个城郊结合部,场地非常混乱,附近还有隧道在施工,时不时就会发出雷管火爆声。于是,在工地现场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考古人员正蹲在地上用手铲清理遗迹,突然身后放炮的哨音响了,刘建安和考古人员就立马扔下手中的工具,一道往外围跑。只听“轰”一声,乱石飞溅,等一切安静下来考古人员再回来继续发掘。

“再加上尘土飞扬,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胶水味,喝口水都是脏的。”条件虽然异常艰苦,但在刘建安的带领下,挖掘成果颇丰。刘建安介绍道,虽然绝大多数墓葬早年遭到盗扰破坏,但他们在这13座古墓葬里出土各类文物60多件,器形有陶瓷盘口壶、簋、罐、灶、耳杯、碗、盏、盂、甑、铜钱、铁鐎斗、铁刀等。值得一提的是,有48件精美文物是在一座东汉晚期古墓里发掘出来的。

刘建安表示,自己和团队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个古墓的发现,对汉代墓葬研究和青瓷器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考古是艰辛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人的能力。”刘建安在不间断的考古经历中,常常会面对艰苦的考古环境。但是,所谓最苦的土地,才能开出最美的花。20年来,他先后主持或参加过古遗址古墓葬发掘与整理工作数十项,类似在温州瓯海发掘的古墓葬有成果硕硕的经历也不在少数。

考古是在读一本“深层次”的书

刘建安正在制作墓砖拓本

上大学时,刘建安会扎实地学习考古学基础知识,工作时刘建安会认真完成每一次的田野考古实践,后来还去了南京大学读考古学研究生,似乎刘建安的一生都在做田野考古相关方面的工作。

是什么原因让刘建安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考古的岗位上?

刘建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每一次考古发现被我们熟识,我们都像触碰到了文物所在时代的历史。而将这整个‘与古人对话’的过程当作在读一本‘深层次’的书,通过文物去鲜活地了解当时古人的所思所想、衣食住行,还可以复原它所在社会的原貌。”

刘建安说,伴随着每一次文物出土,自己都像在探索未知,有神秘感和新鲜感。“因为热爱,所以从未有过后悔。”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黄任为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