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点评】
她是文物建筑的守护神,从设计文件审查到文物工程施工验收,步步尽心,守护文物保护命脉;她是文保单位的定海针,从浙江宗祠研究到大运河申遗,事事竭力,守望浙江文脉保护传承。25年足迹遍布全省81县(市、区),时光催老了古建筑,却带不走她对文物事业的执着和热诚。
【人物事迹】
冯宝英(中)
1994年冯宝英从大学毕业,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迄今已投身文物事业25年。这25年来,冯宝英一直为文物建筑的保护与研究辗转各地。她脚踏实地,从零开始学习古建筑测绘设计,一笔一划留下古建筑的历史背影。她兢兢业业,主持或参与超过40项文物建筑、历史街区等修缮设计和研究工作。她身体力行,作为省普查办业务指导组成员,全程参与从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的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不畏山区偏远,踏遍之江大地,4年时间里多次赴各市县现场普查,完成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归总和4册百万多字的名录、重要不可移动图录、手册编纂。他还多次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九年实践
从一窍不通到驾轻就熟
冯宝英(左2)
1994年7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毕业的冯宝英正式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90年代中期,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考古工作者几乎都要住当地农民房,因此罕有女同志。所里为冯宝英重新安排了文物保护工作,但是新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冯宝英还得从头学起。
“一开始,别人半小时完成的建筑草图,我可能要大半天才能画出形。”冯宝英回忆道,她第一次拿起纸笔干起测绘是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当时跟随领导出差去南浔小莲庄开展文保工作。测绘是文保工作的基本功,但非建筑专业出身的冯宝英对此是“两眼一抹黑”。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冯宝英当时带了很多古建筑保护方面的书籍,对着书、对着建筑开始摸索绘画,同时还虚心请教随队的专业大学生,一笔一划地学。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干劲,半个月后,冯宝英就掌握了测绘的基础程序。两个月匆匆过去,她绘出了小莲庄的整套古建筑图纸,这也是她工作生涯中的第一套图纸,为接下来文保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7年,在复杂的古建筑测绘图纸里沉淀了3年的冯宝英学有所成,调入新成立的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此后9年,众多一线测绘、设计实践检验并巩固了冯宝英的专业技能,她从“测绘新人”变成了“技术把关人”。
从一窍不通到驾轻就熟,冯宝英一步一个脚印,在文保之路上走得踏实。“文保工作必须下去实践,从基本的开始做,多问多学,只有积累了大量经验才能得心应手。”
两颗耐心
一心一意护国保
冯宝英参与浙江省文物局组织的工程现场指导及工程质量检查,总量超过200次/处,主持或参与超过40项文物建筑、历史街区等修缮设计和研究工作,其中近半数为国保单位。
文保工作情况复杂,涉及学科领域众多,文保建筑修缮动工还经常要与施工单位和一线工匠师傅打交道。多年实践下来,冯宝英对文保工作也有了一个自我总结:“要耐心,所谓的耐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学习实践的耐心,还有一个是对基层同志、施工单位和工匠师傅的耐心。”
冯宝英举了个例子:一次,一座寺院要进行维修,施工单位要在不损害文物的前提下探明构件残损情况。但是,根据当时现场的情况,施工单位方面很难做到。在一筹莫展之时,冯宝英创造性地提出揭开房顶瓦片从屋顶上方勘探的办法,既将文物损害程度降到最低,也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施工量。3天后,负责施工的一位老同志亲自跑一趟对冯宝英表示感谢。
“施工单位作为文物建筑修缮的承接方,对文物建筑工程有着自己的考量。我们既要耐心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文物部门认定的工艺、材料,也常常需要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冯宝英说。
八十一个县(市、区)
文保足迹踏遍“浙”里
与古建筑同样经历了日晒风吹的人,总能比旁人更能读懂它们的沧桑。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冯宝英和同事们奔赴浙江山区、海岛,与基层同志一起进村走访。“文物普查不是打个电话给村里,随口问问当地有没有文物的轻松事,你必须要实地去走。”就这样,一砖一碑、一石梁一斗拱地测绘、走访、认定,4年多的时间,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路途艰远。当时全省89县(市、区),只有8个没有留下她扫盲式文保的身影。
现场普查完成后,冯宝英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数据归总任务,加班加点地完成了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归总和4册百万多字的名录、重要不可移动图录、手册编纂,为完整、准确地展现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保工作不尽心,首先是伤文物,其次是工作失职。” 冯宝英总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
25载春秋,她将浙江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充满虔诚,用心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