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张喆:护文化遗产之本源探古今科技之结合
发布时间:2019-12-09 04:28:16


【人物点评】

她是古建筑保护利用的规划人,寻着建筑历史的脉络剥去周边纷杂;她是文物保护科技的创新者,按着古代工匠的技艺立起科学定义。从西湖到大运河,我省申遗工作离不开她脚步的丈量;从玉架山到东阳卢宅,浙江古建筑规划少不了她触及全省的图纸。

一晃十年,白驹过隙,这位探索者仍然兴致勃勃,用她的智慧和心血守护者珍贵的文化遗产。

【人物事迹】

2009年8月至今,张喆就职于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直从事文物保护勘察设计相关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整治、大运河杭州段申遗整治、闽浙木拱廊桥和海宁海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技术文件编制等工作;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阳卢宅环境整治项目,主持杭州余杭玉架山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了一系列文物保护相关科研项目,主持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地面防潮工艺科学化及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参与《“一带一路”浙江区域文化遗产调查与价值认知》《浙江省典型区域三合土传统工艺研究》课题研究;参与浙江省传统民居类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导则及图则、浙江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编制,并相继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住建厅下发试行。

2011年-2013年,张喆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元代木构延福寺》一书的编撰,该书于2013年底由文物出版社出版;2012-2015年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该课题于2016年获得“十二五”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西子湖畔“初遇”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8月,张喆从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毕业,进入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文物保护勘察设计工作。恰逢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张喆和同事们承担了西湖周边的文化景观申遗整治工作。这是张喆在工作中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初次邂逅。

“我不是杭州人,当时并不了解西湖。”张喆回忆道,她是在西湖边各个价值点确定后加入保护规划工作的,跟随老师同事前往各个遗产价值点勘察规划。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往来于六和塔等各大遗产价值点,触摸古建筑,寻忆历史,规划整治当时不符合西湖文化景观风貌要求的建筑、绿化以及其他相关景观要素,在学习中一步步拾起西湖千年历史的图页,一片片拼凑出西湖周边的历史风貌。

景观整治中的西湖遗产点慢慢褪去了周边的杂乱建筑,恢复了历史意境元素,加强了遗产点与西子湖的历史联结。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给予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的高度评价。“听到这个消息,我作为参与者蛮自豪的。”作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营造者之一,张喆深知其中的不易。

苏东坡有云“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张喆通过西湖遗产点保护规划工作实践了文物保护勘察设计,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互融互渗的思想在她心里勾勒出了眉目。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她从一名初来乍到的学习者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文保工作者,文物保护规划的大门向她缓缓开启。

过塘行里“重新开凿”大运河

2011年,张喆接到了大运河申遗保护规划的工作,这一次她肩负起确定遗产申报价值点的重任。

如何阐述大运河遗产价值成为了张喆日思夜想的难题。“当时确定了十几处遗产点,每一个遗产点都要进行历史研究与价值调查。”张喆需要从头调查研究遗产点与大运河的关联点,这是不小的工程。

3月春寒料峭,张喆坐船探查了大运河杭州段整段河道,大运河的波涛晃晃悠悠地载着她,在河岸边展开了一副历史价值藏宝图。张喆不记得自己究竟去了多少次档案馆、图书馆查找遗产点的相关信息。“这是探索价值路径的过程,探索发现杭州乃至浙江历史。”在来往档案馆与遗产点的路上,张喆是一名兴奋的探索者。

西兴,是浙东运河的起点,历史上南北客商、东西货物云集于此处中转。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运河与钱塘江等水域相隔绝,不能直通,船运货物大多需过塘翻坝,故而西兴的过塘行也就应运而生。可以说,西兴过塘行是大运河往来商贸的历史佐证。然而,张喆刚到现场时,与过塘行相关的种种过往只剩不起眼的遗迹。

“当时去到现场,只能看到闸门的顶端露出一点点,整个闸基本就在路面以下了。”张喆咨询当地老人,调取翻阅与西兴相关的历史资料,联系考古部门发掘清理,发掘出了过塘行重要的遗存——永兴闸,仅存的条石垒砌的闸台和石质闸槽却连通了浙东古运河与钱塘江的历史脉络。

“子夜人家寂静时,大叫一声靠塘去!”沉寂多年的西兴过塘行,终于再次发出一声气势如虹的“靠塘去”。

一年的时间里,张喆与同事们还对十几处点状的遗产价值点进行环境调整,在确定价值后进行了周边环境整治规划,将周边建筑、景观沿着大运河的历史重新开凿调整,实践着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加强了遗产价值点与运河的关联度。

2012年1月,大运河申遗价值点上报国家级专家评审,得到了国家级专家的肯定:价值点与大运河关联度非常高,对大运河申遗有较大价值。这是对张喆工作莫大的肯定。

“申遗前没什么感觉,申遗成功后我很愿意去运河边走走。”全程参与大运河申遗工作后,大运河像是张喆工作的一名见证者。西湖教会张喆的,张喆融进了大运河,保护规划道出了大运河的未来。

木构架上融会贯通“做文章”

2012年,张喆参与了“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课题。作为木构营造技术专题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骨干,3年的时间里,张喆不仅调查走访了无锡、苏州、常熟、嘉兴、杭州、东阳、金华、龙游等省内外20余个营造现场,还与大木匠师面对面交谈,手把手地记录营造过程。鉴往知来的同时,张喆带领课题组对传统营造工艺设计方法、营造工具、构件制作、构架安装及修缮加固的5个环节的科学性和科学化展开全面研究。

当传统榫卯与现代科学相遇,张喆这位牵线人穿古今、跨学科地让二者相容相知,她在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中找到了一种乐趣。3年中,张喆既是营造现场的记录者,又是工作室的木匠师,还是计算机前的建模师,兴致盎然地为江浙地区古代建筑大木构架数据库立架上梁。

文保工作学无止境

乐在其中不断探行

“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工作很有趣,它不是单方面的学科或知识就可以解决。在参与的过程中,每个项目都是重新学习的过程。”张喆这样总结她的文保历程——文保工作学无止境,那是与文化遗产相知相融、携手向前的美好历程。

“下一个工作会是什么样你不知道的,是你需要去学的。它可以当成兴趣爱好,是一种享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年悠悠岁月,张喆兴趣不减,成为一泉不断丰富的活水,护着文化遗产在历史到未来的长河里披浪向前。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钟一菲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