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延福寺大殿木构营造做法解析
发布时间:2019-12-09 13:48:17

延福寺位于浙江省武义县西南部桃溪镇陶村东南隅,坐落在山环水抱、风景清幽的山谷之中,是旧时金华经宣平通松阳、丽水官道旁一座规制完整的寺院。现存延福寺建筑群坐北朝南,地势南低北高,自南往北按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放生池、大殿和观音阁,逐级升高。

延福寺大殿作为寺院的主体建筑,是浙江境内发现最早的宋元时期大式建筑。1934年11月,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到延福寺考察,对延福寺大殿进行了测绘记录,发出了“实为罕见之孤例”的感叹。20世纪60年代,陈从周先生考察延福寺后从法式勘察的角度结合历史文献和碑文记载最终将延福寺大殿定为元代遗构。

1.延福寺大殿概况

延福寺大殿方五间,重檐歇山殿,八架椽屋副阶周匝。总面阔约11.7米,总进深约11.75米,进深略大于面阔,但相差不足一尺。元代遗存部分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平面呈方形,面阔约8.44米,总进深约8.49米,总高约8.52米,长、宽、高尺寸基本接近。

大殿台基低矮,檐下采用地方做法卵石铺装。室内内四内柱间置倒凹形佛坛,佛像现已无存。前檐明间开设门窗,进深方向第一间两山墙设门,第四间开窗,前后檐两次间为棱花窗,其余均为竹编夹泥墙,墙上绘水墨画和墨书题字,共计18幅。室内原作彻上露明造,清乾隆九年(1744年)于当心间加设天花,用平板模拟八角藻井和平棊做出分格画粉底彩绘, 藻井内画团龙,平棊内画写生花鸟。柱础多用櫍形,只有正面当心间檐柱下施雕宝相花覆盆柱础,上加石礩,此为江南元代建筑常见的做法。屋面上檐用圆椽,檐口不钉封檐板,下檐用方椽,钉封檐板,椽上铺望板,其上瓪瓦仰合相扣,檐口用重唇瓪瓦装饰,正脊戗脊和搏脊皆是瓦条垒砌,筒瓦盖顶。

木构梁架前后不对称,前内柱后移,前槽用三椽栿,拓宽了佛坛前部的礼拜空间。梁栿皆为饱满的琴面月梁形制,另有劄牵梁做遒劲拱状,内柱皆用梭柱,三椽栿上蜀柱刻做鹰嘴,使得整座大殿透漏出一股古朴的美感。上檐斗栱为六铺作单杪双下昂,补间斗栱明间3朵,两次间各1朵,进深方向为第一间2朵,第二间3朵,第三间1朵。下檐斗栱为五铺作双杪,补间铺作放置数量和上檐一致,尽间均用1朵。

图1 延福寺大殿正面

图2 延福寺大殿内视

图3 上部梁架

图4 天花

2.延福寺大殿的木构营造特征

朱光亚老师在《元代木构延福寺》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东南地区的元代建筑,由于地理上远离政治漩涡中心,少有像华北的元代建筑那样受到当时营建活动中的自由粗放风尚的影响,因而除了在昂嘴、劄牵等构件上显示了时代烙下的痕迹外,更多地保留了宋代的典雅和规范的特征,其斗栱制度继承了自北宋初祖庵就显示出来的三间小殿材分减小却仍然维系着杠杆作用的历史特征,更多地记录了营造法式所折射的江南地区大式建筑做法。作为浙江中南部向闽粤文化圈靠拢的地区,延福寺大殿除了体现了以法式月梁型抬梁体系为大式结构体系的浙北浙中特征之外,也在椽望、角梁做法等方面显示了更为温暖的地区的地域做法,成为研究东南地区古代建筑技艺嬗变的样本。”

实际上,这段话已经明确点出了延福寺大殿木构营造特征的研究方向——“营造法式所折射的江南地区大式建筑做法”和“地域木构营造技艺发展演变的样本”。前者主要是从延福寺自身入手,通过与《营造法式》的对照,与宋元早期木构遗存如保国寺大殿、真如寺大殿、天宁寺大殿的木构营造做法的相互比较,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包括在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关于延福寺大殿木构架、铺作的描述和看法,包括张十庆老师在《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江南地区早期木构的特征并多次以延福寺大殿为例,从一个角度折射出延福寺的这种特征,并且已经基本形成共识。

《元代木构延福寺》一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归纳,又结合90年代末在延福寺大殿维修中的勘察记录,总结了其大木构架中包含的江南地区大式建筑做法。于行文中,发现大殿大木构架中的种种特殊做法与浙江地区现存明清大木构架的一些特征存在相似之处或关联性,曾试图从地域传承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读,也曾对大殿大木构架的营造有过一些猜测,然因其涉及的地域较广、研究体系较为复杂、研究基础薄弱、非一时所能解决之问题而未能深入。业界学者也曾指出其铺作、梁架的特殊之处,但是却并未延伸开来引发对于大殿木构地域营造特征的系统性研究。目前看来,从“地域性”、“地域木构营造技艺嬗变”角度对大殿木构营造做法的研究尚处于空白。

3.延福寺大殿的宋元江南木构营造做法

延福寺大殿作为现存江南早期木结构建筑为数不多的实例,虽为元构而有宋貌,具有江南建筑的共性特征,在建筑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沿袭早期江南建筑的形制做法和营造技术,保留有很多古制。

(1)平面

延福寺大殿采用了方三间的平面形式,面阔约8.44米,总进深约8.49米,进深比面阔略大,符合江南地区方三间殿堂的特点。而且,大殿当心间面阔面阔4.53米,超过总面阔尺度的1/2,延续了江南地区方三间殿堂当心间尺度明显增大的特征。同时,这一平面形式将空间划分为中心空间和环绕空间,适应于环绕礼拜。另外,江南地区所采用的井字型构架及歇山屋顶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受到转角厦一架或两架椽的限制,次间的开间通常都不会很大,心间尺寸往往大过次间,延福寺大殿表现的尤为明显。

图5 延福寺大殿平面

(2)梁架

究其结构特征,一方面大殿梁架与《营造法式》所记载的厅堂八架椽屋侧样相似。《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图样中,列举了自十架椽至四架椽的厅堂侧样,其中八架椽屋尤为特别,具有自身谱系特征,如梁栿采用月梁造、梁栿以叠斗相间,梁尾入柱并以丁头栱承托,梁下使用顺栿串等。大殿柱网前后不对称,前内柱向后退,八架椽屋的间架配置为“3-3-2” ,且前槽步架大于后槽步架,脊步椽架平长则较之其他增长1尺左右,因而进深比例呈9:11~12:6的关系。宋元时期,江南地区方三间殿基本都增大第一进空间,以利于正向礼拜。南宋保国寺大殿如此,元代天宁寺大殿和真如寺大殿皆是如此。

另一方面,大殿梁架延续了江南地区井字型梁架结构的特征,以内四柱所形成的第一圈构架为核心主架,在此核心主架中,前后内柱间用的三椽栿,东西内柱间用的内额,皆是两端入柱,因而构成一个围合的梁柱结构。上檐柱以双重额相互拉结,形成大殿的第二圈构架,并借助横梁与核心主架组合成一体。

图6 前槽三椽栿梁架

图7 后槽乳栿及劄牵

延福寺大殿

保国寺大殿

天宁寺大殿

图8 江南早期建筑“八架椽屋”侧样

(3)铺作

上檐柱头铺作为六铺作单杪双下昂,外跳华栱偷心造,两层下昂各承单栱素枋,不用耍头;泥道为三层单栱素枋层叠;里转两跳华栱偷心造,上层昂尾与下平槫下襻间相交,下层昂尾与梁栿相交,梁栿背上坐重栱素枋。六铺作单杪双昂的做法有明显的南方地域倾向。在铺作细部构造上,大殿外檐斗栱还采用了江南斗栱 “单栱偷心”、“华栱单材”、“构成简略,不用耍头和衬枋头”等特征做法。

延福寺大殿室内斗栱多用丁头栱和单栱素枋,重栱造,出一跳令栱,上承云形丁华抹颏栱,但未用叉手;前上平槫下襻间为单栱素枋交叠,在柱头处,纵架方向出柱的半栱头与丁栿上的弓形劄牵咬合,下设入柱丁头栱承托。

图9 上檐铺作(室外)

图10 上檐铺作(室内)

(4)大木构件的形制做法

江南早期建筑特征还体现在延福寺大殿大木构件的形制做法上,如柱、梁、阑额和串以及斗、栱和昂,其中斗、栱、昂的形制于江南建筑而言其变化多样,组合灵活,很难在现存江南建筑中找到完全相同的实例。

1)梭柱:上檐柱皆为梭柱形,内柱下1/3处最宽,柱径达517毫米,柱底径457毫米,柱顶径312毫米;“曲线柔和,尤以金柱为佳”,“最耐人寻味的是柱上下两段均有收分,是名符其实的梭柱,比《营造法式》所说自柱之上段三分之一开始者,挺秀多了”。

2)蜀柱:前槽三椽栿上用骑栿蜀柱,下端刻做鹰嘴状,上部卷杀。

3)扁作月梁:大殿梁栿均为月梁形制,横梁断面上小下大,两肩卷杀,入柱处做圆润的弧线收头,不作明显斜项,梁下皮亦微作琴面。

4)弓形劄牵:弓形劄牵既有用整块木料也有上端用料拼贴的做法,两端入斗栱,出头垂直砍削,梁下皮中分剜刻的做法十分明显。

5)双重额与顺栿串:檐柱间使用双重额,上层阑额断面高330毫米,两颊微做琴面,至转角双向出头做曲线形。下层由额造型和阑额相似,断面达360毫米。梁栿下施顺栿串,尺寸、形制和阑额一致,且至檐柱均做出头,出头形制和阑额完全一样。

6)斗、栱、昂

其一,内柱上栌斗用圆斗和琴面昂的使用。其二,华栱特短,泥道栱特长,按照上檐用材15×10厘米折算:上檐华栱长50分°,泥道栱下两层长70分°,第三层和外跳昂头上令栱均为62分°,里跳重栱中瓜子栱42分°,慢栱66分°。其三,栱眼的琴面与隐刻做法,华栱多为足材用隐刻,横栱均为单材用琴面。

4.与浙江地方建筑木构营造做法的关联性解析

“延福寺大殿是研究东南地区古代建筑技艺嬗变的样本”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研究课题,它与延福寺所处区域建筑文化演变、浙江乃至东南地区明清木构营造分区及分区特征、传统营造技艺传播等研究内容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然而,个人认为这是重新深度剖析延福寺大殿特征和价值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此,根据收集整理的部分浙江地方建筑木构营造做法,通过与延福寺大殿木构营造做法的对照,尝试探讨其中的相似性或关联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参考。

(1)“插梁架”做法

延福寺大殿从整体构架逻辑关系上看,是典型的井字型构架 ,和宁波保国寺大殿,金华天宁寺大殿一样,分成核心主架和外围辅架,属于江南方三间厅堂的传统做法。但是从构造做法上看,较之保国寺大殿和天宁寺大殿核心主架梁栿一端入柱、一端由斗栱承托的做法又有不同。延福寺大殿核心主架间梁栿和内额两端全部直接入柱,不经过斗栱传递,更接近于“插梁架”做法,梁柱直接通过榫卯交接,而未与斗栱发生关系。这与现存浙中、浙南地区明清厅堂建筑大木构架内四柱的柱、梁交接构造相似。延福寺大殿这种介于早期八架椽屋之制与现存厅堂木构之间的梁柱交接做法,从营造技艺传承的角度来看,颇似一个地方匠师学习“传统” 大式建筑木构营造而未习得完全规制之结果,仍有浓厚的地方营造做法融入其中。当然,这仅仅是一些缺少论证、粗浅之看法,仍待后续的深入研究。

图11 延福寺大殿当心间梁架(左图)与丽水遂昌郑氏宗祠当心间梁架(右图)对照

(2)梭柱形制的延续

《营造法式》记载的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延福寺大殿的梭柱做法不同于营造法式,其梭柱最粗处出现在柱子下部近地面处,约为柱高的1/3,自此向上、下收分。实际上,这一做法在浙中地区厅堂建筑中延续下来,但具体形制上可能略有差异,而其相关营造技艺也在这一区域得到传承。通过走访现在的大木匠师,了解到其梭柱最粗处一般定在据地面1.2-1.5米处,其最粗处直径也无定值,需根据柱子的尺度确定,一般是柱底直径外扩3-5厘米为常见。

图12 大殿内金柱梭柱做法

图13 浙中地区梭柱制作营造现场

(3)从扁作月梁到冬瓜梁

延福寺大殿虽采用扁作月梁,但其月梁截面呈饱满的高琴面,而且梁栿断面轮廓作上小下大的渐变曲线。与明清以后浙江中、西部地区流行的冬瓜梁形态相近,只是后者断面多作上大下小。可以说,延福寺大殿的扁作月梁呈现出一个区域内两种营造做法相融合的特征。

图14 延福寺大殿内槽三椽栿月梁断面

图15 东阳民居厅堂圆作月梁

(4)弓形劄牵的演变

延福寺大殿中大量使用劄牵,它的劄牵使用两个特点,一是其形呈弓形,二是步架间连续使用,如前槽三椽栿上跨蜀柱两侧设劄牵,又如跨后檐金柱两侧设劄牵。在浙东、浙南地区仍能看到与之类似的扁作弓形单步梁。而在浙中、浙西地区则进一步向圆作发展,并与雕刻形式相结合,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构件,地方上俗称为“倒挂龙”、“象鼻龙”等,并且连续使用的特征更为突出,部分还存在跨步架“倒挂龙”一体的构造做法。

图16 东阳地区“倒挂龙”

图17 “倒挂龙”制作营造现场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有如阑额的月梁做法、榫卯的形制、柱头隐刻栌斗做法甚至是营建思维等多个方面与浙江地区明清木作营造技艺相对照。(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张喆)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 《梁思成文集(第七卷)》(营造法式注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黄滋主编. 《元代木构延福寺》. 文物出版社. 2013

3.张十庆著.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4.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主编. 《宁波保国寺大殿:勘察分析与基础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5.陈从周. 《浙江武义县延福寺元构大殿》. 《文物》,1966年第4期

6.孙大章. 《民居建筑的插梁架浅论》. 《小城镇建设》,2001年第9期

个人简介:

张喆,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文化遗产、名城名村、历史街区、文物建筑等保护、设计、研究工作。2001年8月至2006年7月就读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后进入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学习,2009年6月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8月进入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任职于研究室。

近年来,主持参与各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0余项。其中,文物保护规划方面,完成有义乌黄山八面厅、义乌古月桥、大运河(南浔段)等5项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规划方面,完成了景宁鹤溪、海宁盐官历史文化名镇、遂昌县长濂村、丽水酱园弄、刘祠堂背历史文化街区、松阳南直街历史街区等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工程设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相关的工程设计,涵盖文物环境整治、文物建筑修缮、遗址保护展示、街区改造、传统建筑设计等多种类型,包括东阳卢宅环境整治项目(一期、二期)设计方案、浙江省永嘉县芙蓉村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遂昌县北街沿街建筑立面整治方案、杭州余杭玉架山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柯桥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一期)项目——历史建筑修缮及灵秘院复建设计等近十项各类工程。世界遗产申报方面,自2015年起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海宁海塘、上虞青瓷窑遗址的遗产申报文本编制工作以及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

课题研究方面,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浙江省传统民居类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导则及图则编制、浙江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编制、浙江典型区域三合土传统工艺研究、浙江区域木构建筑等多项课题研究,主持浙江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地面防潮工艺科学化及应用等研究。浙江省传统民居类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导则及图则、浙江省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已经相继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住建厅下发试行。在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中,作为课题骨干,主要承担木构营造技术专题的大部分研究任务。该课题于2015年6月顺利结题,2016年11月获得“十二五”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来源:   作者:张喆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