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地道的杭州人,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方面的著名专家,曾任浙大校长12年。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浙大校长潘云鹤。
潘云鹤院士与杭州,有太多可以说的事。一个宁静的夜晚,在西湖边,潘云鹤院士与快报记者畅谈一小时,述说了他对家乡杭州的热爱,展望了杭州发展的前景,还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未来。
潘云鹤院士
194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计算机应用专家。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197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系,1981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获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CAD 和工业设计的研究。在计算机美术、智能 CAD、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虚拟现实和数字文物保护、智能城市和知识中心等领域承担过多个重要科研课题,创新性地提出跨媒体智能、数据海、智能图书馆、人工智能2.0等概念,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研究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
见到潘院士,已是晚上8点左右,潘院士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
每位院士都有自己研究的领域,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是潘院士一直以来研究的核心问题、核心技术。这也是近40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界最重要的两个发展方向。
他略加思索,通俗地解释了自己的专业。“人工智能是让机器能像人那样认知、思考和学习,即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让计算机变得更聪明的技术。计算机过去只能够进行计算、分类、数据库操作,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做逻辑推理、语音、图像理解等更复杂的事,能解决更广阔的问题。计算机图形学,是让计算机能操作图形,显示图形的技术。它能让计算机设计建筑物与城市,把建筑物及其环境显示出来,让计算机做动画,做游戏等等。”
潘云鹤说,这两项基本技术结合起来,可以用于几万个不同的方向,这两项技术都是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人工智能会替代人吗?
这两年,一直有种说法——机器人、人工智能最终会取代人类。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潘院士怎么看?
采访中,潘云鹤院士笑着说,这个要区别看待,不大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发展人工智能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服务。未来,在计算机擅长的领域,计算机将做得比人更好。计算机能记得很牢也很广;在计算能力方面,人肯定远不如它;计算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很强,所以人以后在这些方面的工作,我认为也许会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潘院士说。
“但是,我们的大部分工作并不是纯逻辑推理或纯记忆、纯计算的,大量工作是既有逻辑推理又有形象思维,既要靠记忆,又要靠创造力的,甚至靠灵感,这样的状态下,将来最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大部分基础工作,计算机做了;最后创造性的、决策性的工作,由人来进行。比如记者写稿子,你把素材给计算机,它会给你一个初稿,但最后的加工润色、画龙点睛、观点提炼等需要人来完成。这叫‘人机混合增强智能’。”
潘云鹤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也许会代替一小部分人的工作。但更多的是,一个人加上人工智能,能顶过去5个人、10个人的工作,而且做得更好。这是最有可能实现的。而且,这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人工智能2.0时代 年轻人有什么机会?
这两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非常热门的行业。今年,包括浙大在内,国内很多大学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在这一波浪潮中,年轻人有什么样的机会呢?
潘云鹤院士说,人工智能目前已进入2.0时代,这是关于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以及将机器、互联网络与人结合起来构成新的智能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我们发现人工智能2.0有五个新的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路径: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人机增强智能、跨媒体智能、智能自主系统。其中,机器人发展的方向是智能自主系统。我们不需要像原来概念去造一个人形一样的机器人。我们是要让原有的机械加上人工智能,能观察与理解环境,自动解决问题,给各种机械以“眼、手与大脑”系统。比如现在的无人驾驶汽车、无人船、无人车间等,都是人工智能2.0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我认为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专门做数字产业化的人才,学计算机专业的、自动化专业、学人工智能的人,今后要大量从事芯片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潘院士说,“另外,更大部分(也许是85%左右)是产业数字化人才,这一类人才要是复合型人才,他们懂人工智能,也掌握其他专业。”
祝愿杭州成为数字经济的天堂
人工智能时代,杭州该如何把握发展机会呢?
“杭州现在的计算能力很强。杭州在电子商务、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方面聚集了大量数据和优秀的企业。”潘院士说,“杭州目前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已经居全世界第十二位,全国第四位,并且有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达摩院等很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外都相当著名或正在成长为新的高端人才和学术集聚的重要平台。基于这些条件,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大有作为。”
“杭州市政府提出要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我认为这个口号富有雄心壮志,也是能够实现的,当然要成为‘第一城’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潘院士还挥毫泼墨,写下了“祝杭州成为数字经济的天堂”的美好祝愿。
一家人都在杭州,热爱家乡杭州
在采访中,潘院士的言语里满是对杭州的热爱。“我出生成长在杭州,一家人都在杭州,我热爱家乡杭州。”潘院士回忆说,他读的小学,那时候叫“怀幼小学”,后来改名叫“祖庙巷小学”。他读的初中,是杭州第二初级中学,后来改名为“延安中学”,现在也不知道改成什么学校了。
1960年初中毕业后,潘云鹤考进了杭州市文化局办的杭州艺专美术系,念五年制大专。1961年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学校下马。中断学业的潘云鹤被分配到杭州美术公司镜框工场当油漆工学徒,做油画镜框。
1962年,打击再次来临。国家更加困难了,要精减1958年后入厂的工人,潘云鹤就这样失去了工作。
“那个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有一天我和哥哥上街,在路上看到有个叫‘钱江中学’的民办高中在招生,于是报了名。我就这样成了钱江中学的第一届高中学生,后来还成为了学生会主席。1965年,我考进了同济大学建筑系。”潘云鹤笑着回忆说,1970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去钢铁厂当工人(那时候大学生都要下一线锻炼),之后调到了湖北襄樊科委工作,在科委筹建了襄樊市的自动化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他的计算机技术就是在襄樊市开始自学的。
1978年,国家开始招考研究生,潘云鹤报考了浙大计算机专业。“我当时对计算机与建筑设计都有兴趣和基础,我想我可以考两个专业:一是考建筑,二是考计算机或者自动化。当时考建筑要再回到上海,考计算机就能回到杭州,于是,我就报考了浙大计算机系何志均先生的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潘云鹤笑着说,“如果浙江大学当时招建筑学的研究生,说不定我就考浙大建筑系了。就是因为比较热爱家乡,热爱杭州,我来到了浙大。”
浙大与杭州互相成就
作为曾经的浙大校长,潘院士也常常说到浙大。他说,浙大与杭州,互相成就。
“一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一个重要城市的发展,有无研究型大学,发展前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有大学和没大学也不一样。而有了研究型大学,一个城市的发展会变得更高水平与高质量一点。”
“教学型大学,培养的是现有产业的实用人才;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他们能够支撑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旧的产业垮了,又有新的产业产生和发展,这就是研究型大学对城市创新的支撑作用。城市发展越现代化,越要靠创新驱动才能进一步发展,这个时候,研究型大学的作用就更凸显出来了。”
“当然,杭州对浙大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杭州的软硬环境都很好,这对吸引全球人才进入浙大学习和工作很重要。因为进入浙大,也就来到了人间天堂。”说到对杭州的建议,潘云鹤说,“目前,杭州的研究机构比较少。杭州市可以考虑和浙大更加紧密地合作发展,创造更多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催生一批新的合作研究机构和创新创业平台。同时,我也希望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达摩院等能快速成长起来。”
回顾70年:前30年奠定基础 后40年非常宝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潘院士感慨,新中国成立后,前面30年十分不容易,非常曲折。从他的经历就可以看到,学校停办了,失业了,大学毕业之后,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经过这些折腾,我感觉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非常宝贵,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发展我们的国家。回顾70年来,中国正因为后面这40年改革开放,走上了通向富强的道路。但就像一个人的成长,70年的发展是连续的,前面30年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基础,各种各样的曲折给了中国人民很大的智慧。就像一个人成长一样,如果不吃点苦,这个人后面的道路就不会走得坚实和精彩。”潘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