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医务人员要勇于攻克难题,开拓创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9-16 14:11:13 星期一   

杭州是李兰娟院士的第二故乡。当年,她怀揣着家里仅有的5块钱,踏上来杭求学之路,而后在杭州迈入从医之路,至此已在杭州这片土地工作生活了五十年。

前不久,李兰娟院士参加了由杭州市科协和都市快报社共同举办的“杭州院士家乡行”活动。她说,杭州是一个宜学、宜居、宜创业、宜成才的地方,也是她“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

李兰娟院士说:“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医学研究要秉承严谨求实的精神,勇于攻克难题,开拓创新,敢于勇攀高峰,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

李兰娟院士

1947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树兰医疗发起人。

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我国人工肝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降低肝衰竭病死率;微生态调节保护人体健康,引领国际微生态发展;创建传染病防治中国模式,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中国力量,WHO评价堪称国际典范。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怀揣5块钱来杭州求学 如愿以偿走上从医之路

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绍兴夏履镇上,自幼家境清贫,父亲因患眼疾无法劳作,全家生活靠母亲卖山货维持。她从小喜欢读书,但求学之路并不平坦。

小时候的李兰娟非常懂事,一边帮着家里放羊,一边刻苦学习,初中毕业后原本打算报考中专,早些工作替父母分忧,却恰逢省重点中学杭州第一中学(今杭州高级中学)来绍兴招生,她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绩被录取。

当时家里很穷,李兰娟揣着家里仅有的五块钱,踏上了前往杭州求学的道路。

书费、学费、伙食费,对于她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在学校的帮助下,李兰娟得到了每月7.5元的助学金,老师、同学也都纷纷伸出援手。她努力学习,连年被选为班长、团支书。

正当李兰娟准备向高考发起冲刺时,高考制度被取消了,距离大学校门仅一步之遥的李兰娟,无法再继续前进。

当时受过专业医务培训的医护人员不多,愿意留在农村工作的就更少了。李兰娟目睹村民无钱治病的现状,为了能为乡亲们办点事,她拿着一纸介绍信,毅然来到浙江省中医院学习中医针灸技术。那是1967年,她才20岁。

这是李兰娟第一次接触到医学。她拿出本就拮据的生活费,购置中医、针灸方面的书籍。短短几个月时间,她便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

“实践是学习针灸的要点,那时候,我就经常拿自己当试验品,在自己身上扎针练习手法,直到手法熟极而流。”回忆起学习针灸的那段日子,李兰娟说。

后来,李兰娟回到家乡,乡里安排她到夏履中学做代课老师。教书三个月后,村里组建农村合作医疗,因李兰娟会针灸疗法,大家都希望她来做合作医疗的赤脚医生。当时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是24元,相当于8角/天,赤脚医生只有5个工分/天,相当于1角钱,收入相差甚远。

“只要脑袋里有知识,老师什么时候都能做;可做赤脚医生,就有机会进一步学习医学,参与培训。”虽然家里的日子捉襟见肘,但出于对医学的挚爱,李兰娟还是无怨无悔地选择了赤脚医生。

当赤脚医生的两年里,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只要病人有需要,她背起药箱走家串户随叫随到。

1970年7月,国家出台政策,全国各地陆续恢复大学招生。经过层层筛选,李兰娟被保送到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今浙江大学医学院)就读。

开创“李氏人工肝”

显著降低肝衰竭病死率

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李兰娟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科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那时的李兰娟还是一位年轻的主治医师。

在医院里,她时常遇到因暴发性肝衰竭而死亡的患者,有些患者只有二三十岁。但在当时,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够挽救这些年轻的生命。作为医生,她觉得既难过又无奈。

1986年,李兰娟团队接诊了一位伴有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的暴发性肝衰竭病人,是一位纺织厂女工,到医院时已经昏迷。“因为没有小便,我们给她做了滤过透析并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经过一星期抢救,这个病人奇迹般醒过来了。”由此,李兰娟得到了启发,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

在李兰娟团队的率领下,科研人员根据肝衰竭不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经过十年的努力,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人工肝能在体外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蛋白质合成功能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再生,肝功能得以恢复。1998年,这个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李兰娟团队继续完善人工肝技术,通过优化和标化治疗流程,减少对血浆的依赖性,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人工肝技术将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降至56.6%,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目前,李氏人工肝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市300余家单位,累计治疗肝衰竭10万余次。

创立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

为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

2013年的春天,在SARS过去的第十个年头,我国长三角地区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道传染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一度造成社会恐慌。

这到底是什么传染病?病原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如何开展救治?

作为我国传染病领域的专家,李院士带领团队立即进行顶层设计,联合攻关,打响了防控“战役”。

李院士说:“我们的医疗团队非常敬业,没有一个畏缩不前的。自从疫情发生后,很多医护人员整整三个多月没回过家。那时,对我们来说,能否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2013年项目团队在疫情发生后,5天内发现并确认了新型H7N9病原;病原发现后两天内,就成功研发出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72小时内下发到全国,5天内推广至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周边多个国家,7天内由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一个月内揭示了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源头;首次系统揭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临床特征,创建“四抗二平衡”治疗新策略,创造性运用“李氏人工肝” 技术消除“细胞因子风暴”……在李院士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来势汹汹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得到了有效遏制,病死率显著降低,为全球提供了重症传染病救治新技术。

2018年,李兰娟院士领衔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这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教育行业“零的突破”,为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展现了“中国力量”,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新发传染病防治领域从“跟随者”成为了“领跑者”。

解密肠道微生态

为肝病患者作早期预警预测

早在1994年,李兰娟院士及其团队就关注到肝衰竭患者同时伴有严重的内毒素血症或出现肠道菌群严重失衡、有害菌显著增多,并以此为切入点,开辟了肝病微生态研究的先河。

他们还对肝病微生态和细菌耐药进行了系列研究,提出了感染微生态防治新策略,首次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立肠道微生态失衡判断标准,创立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近年来,她领导团队运用宏基因组方法,从患者粪便标本中提取全部微生物DNA,以观察整个肠道菌群的变化规律,并首创肠道微生态干预防治肝病策略。研究相继获得2001年、200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大量艰苦研究,团队揭示了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研究成果《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于2014年9月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杂志,并入选2014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李兰娟院士还成功当选为国际人类微生态联盟主席,引领国际微生态的学科发展方向。

设立树兰医学奖

推动医学科学发展

为了奖励人才发展教育,2014年李兰娟院士和郑树森院士发起捐赠,联合社会力量设立了“树兰医学奖”,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五届,目的是对中国医学方面有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人才给予奖励,推动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谈到设立树兰医学奖的初衷,李兰娟院士说,树兰医学奖主要是为了奖励人才,发展教育。对中国医学方面有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人才给予奖励,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让大家更努力从事医学的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希望中国医学能在国际上获得一席之地。

2015年12月6日,由院士团队发起的新型社会办医医院——树兰(杭州)医院正式启用,以“三高四化三满意”为办院理念,即高水平专家、高质量医疗、高品质服务,提供国际化、智能化、标准化、人文化以及全人全程健康服务,创建患者满意、员工满意、政府满意的一流国际医院。汇聚了国内外诸多临床医学专家,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患者前来就医,成为全国社会办医的标杆。

李兰娟院士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牢记“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类”十六字,瞄准前沿科技,打造新科技,新医学与新产业,按照国家健康科技战略发展的需求,将临床和科研紧密结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首席记者 俞茜茜  编辑:王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