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
“95后”。浙江省技术能手,汽车修理高级技师,第43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复项目和钣金新技术项目国家队选手。目前担任杭州技师学院汽车钣金实习指导教师兼车身修复国家集训队指导教练。
他说
幸福永远是人生的一个主题,幸福的人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但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谜,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这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忙忙碌碌转眼间我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已步入第四个年头,豁然回首,我也曾问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幸福吗?”
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步伐中来,坚定的教育信念、高尚的敬业境界、令人敬佩的教学艺术,我们就能心灵宁静,快乐育人,轻松教书,感受幸福。
初见黄涛时,他身穿休闲装、一头短发,看上去还很稚嫩。一聊天才发现,这个只有24岁的年轻人可不简单。入校没多久,就被当做“种子选手”。这几年里,他几乎把全国各大钣金比赛都参加了个遍,成了名副其实的“比赛专业户”。
遗憾没能代表中国参赛
他说这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八年前,黄涛刚刚结束中考,本以为,他会按部就班地上一所普通高中。没想到,他的选择出人意料。“当时就想在家门口学门手艺,有一技之长。听哥哥说起这个学校不错,就把志愿填到这里来了。”2011年初秋,黄涛入读杭州技师学院钣金专业。选这个专业时,黄涛也有自己的考量。“除了杭州技师学院,国内其他大学都没有这个专业。”
说到钣金,大家对这个名词肯定很陌生。简单点来说,就是车身修复。车辆发生车祸被撞击,轻则车身凹陷,重则外壳被毁。黄涛要做的,就是修修补补,将事故车的形状修复成与新车一模一样。
2012年,杭州技师学院要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进行针对车身修理专业的技能竞赛。通过一轮轮的筛选,黄涛从1000多名在校新生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集训队”,从此开启了“比赛专业户”的新大门。
2013年9月,黄涛代表学校参加杭州市中职学生组技能大赛车身修复项目,在他人生第一次的技能比赛中斩获第一名,并代表杭州参加省赛。
两年一届,只有全国最顶尖的选手能代表国家参赛。在所有技能人才心里,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是莫大的荣誉。
想要参赛可没有那么容易。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全国选拔赛中,黄涛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黄涛都在车间训练。到了赛前一两个月,训练强度更猛了,每天训练16个小时以上,晚上12点以后结束都是家常便饭。很可惜,黄涛在二进一的选拔赛中落选,没能代表中国参赛。
一年后,黄涛再次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重新踏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征程。
世界技能大赛要求车身钣金修复厚度的误差不超过1毫米,相当于一张白纸的厚度。修复中如果手抖一下就会导致整个车部件的误差加大。
为了做出完美的工件,黄涛进入“疯狂训练”模式,最长一次60多天没出过校门。训练用的工具都非常重,连续地进行钣金修复,对臂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在高温酷热的天气里,全身上下也要裹得严严实实。因为持续的高压训练,在选拔赛决赛冲刺阶段上,黄涛的身上一直都贴着膏药缓解疼痛。
对面强手如林,黄涛还是没有成功。“刚开始肯定有失落,但反过来想,说明我有提升空间,反而能让我成长得更快。”黄涛觉得这也是一次机会,“一场比赛,能力、意志力、心态缺一不可。这次没比好,赶快调整过来,下次再努力。”
从学生变为老师
他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法宝
在21岁那年,黄涛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毕业在即,是留校当一名钣金老师,还是去待遇更好的对口单位。毫不犹豫,他选择了留下来。“钣金专业的成本很高。材料需要每天换新的,随便一块模拟门板都要上千元,工具也都是顶尖的,非常贵。学校培养我的花费超过了七位数,我很感恩,也想留下来回报学校。”
原本,黄涛的办公室在行政楼,离学生们动手操作的实训楼有10分钟的路程。为了节约时间,他在课堂隔壁放材料的仓库整理出了一块空地,放了两张桌子。一来可以让学生在课间休息,二来自己也可以在这里办公。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黄涛的“法宝”则是记笔记。“训练就是重复一样的内容,怎么才能进步?当然是看之前写的,找差距、找不同。”黄涛要求学生,将每天的训练心得、重点难点、修复方案、数据统统记录下来,并时常翻阅巩固。而他自己也将这个习惯从学生时代,保留到现在。当然,现在黄涛的笔记本里,更多的还是教学内容。“每天都会写上一、两张纸,现在我的笔记本已经有满满一箱了。”
如今,他的学生已经斩获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省、市各类技能比赛的好名次。而他还在比赛这条路上不断奔跑,并取得了不少荣誉: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省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为什么能不停地参加比赛,他说自己一直在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