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在新中国成立前,但我长在红旗下。过去70年的风风雨雨,我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声若洪钟、目光炯炯,看起来精神矍铄的应宜逊,没想到竟出生在共和国成立前——1940年。
这位原央行研究部门的“老兵”,人生经历可谓曲折。从1959年高中毕业下乡去农场当泥工、农民,到1987年调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从事金融研究。如今虽已年近八旬,但仍担任着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授,并兼任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民建浙江省委财经委员会顾问等社会职务。
不管是在职还是退休,他在货币政策、金融体制改革、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笔耕不息,多篇对策性研究成果得到领导人的重视与批示。
采访中,应宜逊不断谈及过去70年的奋斗历程。他个人的成长与幸福,与国家变革、城市变迁始终紧紧连在一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变了我的一生”
应宜逊5岁随父亲来到杭州,从此在这座城市扎根。因家庭原因,从杭州第二中学毕业后,他去大观山畜牧饲养试验场下乡劳动,一干就是18年。
在农场,他当过泥瓦工,不但能组织施工,而且还是周边小有名气的炉灶“专家”;他当过农民,努力钻研了11年水稻,选育的良种曾创造过高产纪录并推广种植数万亩。然而,限于当时的政策环境,农场及上级单位对不怕艰苦、成绩出众的应宜逊仍是爱莫能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路线,应宜逊的人生道路也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三中全会’对我来说,不啻是一次‘解放’,而且还对我的‘专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我成为研究经济、金融问题的学者。”应宜逊感叹。1980年,举国上下欣欣向荣,各行各业焕发着勃勃生机,杭州日报等报刊上都在热烈讨论着“思想大解放”、经济发展等诸多现实问题。他对此饶有兴趣,虽已年届不惑,但仍从零开始,研读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经典著作,自学经济理论。
1981年,41岁的应宜逊在《世界经济导报》上刊发处女作《除物质消费外,还有劳务消费、精神消费》。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中国也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一观点被中共中央党校教材等权威书刊收载。因为这篇文章,应宜逊开始走上了经济理论研究的道路,并先后成为了浙江银行学校任政治经济学教师、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研究员,并被推选为省政协委员。2006年,退休后的应宜逊回到前身是“浙江银行学校”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担任教授,致力浙江地方金融的研究。
“我感到这辈子没有白过”
“我印象很深,那时正读小学。解放军进杭州了,老师让我们不要害怕,老师们的心都是向着解放军的。”回忆起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那一天,应宜逊仍旧感慨万千。
“一门心思想着把老百姓的生活搞上去、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就是70年前共产党人的初心。”他说,“所以70年后的今天,中央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有着强大原动力的。”
对生活了75年的杭州,应宜逊赞不绝口。他举例说,2002年西湖免费开放,在当年的全国各大景区中是反其道而行之,也引起杭州各界的争论。但今天看来,这看似简单的“让利于民”带来的是急剧攀升的来杭人流量,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美誉度以及经济效益。
“杭州为企业营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企业的创新在杭州得到了最多的支持,而不是限制。阿里巴巴就是典型的例子。”应宜逊说,一批走在世界前沿的企业也反过来促进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
从农场工人到经济学教授,除了时代的历史进程,似乎更离不开个人奋斗。“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应宜逊真挚地说,“条件不好的时候,也不等于不能做事。做人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事不计报酬、不求回报,我想总是不会吃亏的。这70年,不管是国家还是我个人走得都很不容易,但我感到收获满满,感到这辈子没有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