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当时的杭州汽轮机厂静子车间来了一位瘦小精干的小伙子,专门操作进口的WALDRICH大型数控龙门铣床。时间飞快,到如今,小伙子早成了中年老师傅了,这铣工一做就快30年了。可他初心不变,仍一如既往地做着他的铣工,却是事业有成,更精于技术,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他就是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铣工高级技师夏国兴。
面对“数控”,唯有勤学勤练
“我当年一进厂,第一次看到这台进口的大型数控龙门铣床,很震惊。这在当时可是国际上很先进的大型加工机械,当时国内一共也没进了几台,其中一台就落地在了我们这里,这台铣床上还有一块当时国家一机部挂上的‘部管’铭牌。”三十年过去了,夏国兴指着正在加工汽轮机部件的这台WALDRICH大型数控龙门铣床仍是充满着自豪感。
当时二层楼高的这台大型数控龙门铣床让他震惊,但一接触操作,更让他震惊:“数控,这在当时国内可是新兴的技术,自己一点基础也没有,不要说操作,看都看不懂,完全是从零开始。要当好这个铣工,除了勤奋地学习和练习,没有捷径可走。”
铣工人生,从此拼搏开始。他耐着心勤练操作,静下心学习理论知识,三年的学徒工,顺利满师。独当一面后,他更是在铣工的领域里奋勇突进,技术水准连上台阶。特别是公司成立了以他领衔的“夏国兴数控铣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后,更是如虎添翼,在推行先进的工艺理念、加工技术以及走出去向同行学习和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
事业攀登永无止境
公司发展迅速,产品周期紧张。为了适应公司发展的节奏,夏国兴和他的工作室团队一起群策群力,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针对外缸V型槽加工,开发了新型的加工刀具,在大幅度提升加工效率的同时,也解决了不带平旋盘机床无法加工的问题,为车间生产安排提供更多选择,这项《高速剥铣加工应用》获得了《二O一八年度杭州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
——在汽缸深孔加工中,由于外冷效果差,导致刀具温度过高,引起刀片不耐用,而引发刀具损坏,他带领大家利用机床现有工艺孔,自行制作工装,使得外转内成为可能,内冷效果明显,刀片耐用,效率成倍提高;
——在加工外缸工艺中,为减少因原工艺过程中装夹叠加垫块的累积误差、毛坯不平整引起的装夹误差等,他科学地改进工艺,大幅度地降低了汽缸中分面与背面不平行现象的次数,使得外缸返修次数大幅减少。
机械加工理念和技术日新月异。为此,他还常常利用休息天或休假期,到外地的同行企业学习取经。“自己这里的技术虽然不差,但天外有天,不能做‘井底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休息天少了,但常去外面学习交流,能学到很多东西,对开阔自己的眼界、开拓自己的思维受益匪浅。值!”他感触颇深。
事业攀登永无止境。“接下来,自己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准外,还准备在质量和效益上深入下功夫。如何在满足不断扩大的加工任务的基础上,确保和提高质量水准,值得好好探索。细节决定成败,还是要沉下心来做一些精品,通过工艺的改良,每道工序的改进,让产品做得漂亮,让产品做得高精度,这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谈到今后的发展思路,他充满着信心和愿景。
夏国兴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铣工高级技师。
“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高速剥铣加工应用》获得了《二O一八年度杭州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
他说
事业攀登永无止境。自己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准外,还准备在质量和效益上深入下功夫。如何在满足不断扩大的加工任务的基础上,确保和提高质量水准,值得好好探索。细节决定成败,还是要沉下心来做一些精品,通过工艺的改良,每道工序的改进,让产品做得漂亮,让产品做得高精度,这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