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幸有你 他们,是269万深爱杭州的普通市民 他们,有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9-02-11 09:11:32 星期一   

杭州日报记者 孙磊

学者余秋雨曾在卢浮宫的地铁站入口处,拍摄文史访谈片。

两位气质文雅的男士,上前阻拦:“我们是巴黎的普通市民,请不要再拍什么地铁了,应该让中国观众欣赏一个古典的巴黎。”

一位当地翻译解释说,巴黎有很多这样的市民,爱巴黎爱得没了边,有机会就在街上晃悠,活像一个市长,就怕外来人看错了巴黎,说歪了巴黎。

在杭州,同样有一群深爱着城市的普通市民,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以“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全面助力杭州城市建设事业发展,为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专注“捉虫”、“挑刺”,不吝“绣花”功夫。

每天7点出门“上班”

25年为城市建设拾遗补缺

功勋志愿者蔡虎林,人如其名,85岁高龄却依然虎虎有生气、大步流星,每天7点出门“上班”,巡查杭州的大街小巷。

25年,无论春夏秋冬,他细心做“捉虫挑刺”人,为城市建设拾遗补缺;25年,无论风雨阴晴,他热情做“穿针引线”人,为百姓政府传声递气——

闸弄口街道某社区部分居民因燃气未入户,用煤炉生火,影响环境卫生,他多次联系燃气公司,数百户居民的“用气”问题得到解决;他发现西湖边“风雨亭”旁荷花下藏着排污管道,迅速反映情况并得到解决;2012年年底,蔡虎林发现,位于原杭州电视台旁的凤凰亭发生倾斜,此处多有市民吹拉弹唱游赏,他立刻向城管委反映,不久,凤凰亭就得以“修旧如旧”。

蔡虎林感慨:“这几年,政府解决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力度也是越来越大,我这个志愿者,干得更有劲了。”

人民城市人民管

管好城市为人民

蔡虎林为何如此热衷于“管闲事”?

1991年,从杭州食品工业公司豆制品厂退休时,能说会道的他婉拒了多方聘约,对“发挥余热”有一番独特理解:

“人的价值很多元,不只是赚钱。退休后,我没有其他追求和爱好,只想把时间用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为美丽杭州多作一些贡献,为群众帮忙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这25年,蔡虎林爱管闲事、并且管得很有成效——家里有面墙,墙上都是功勋章和证书;他不仅获得了市、区各级政府的上百次批示和表扬,还被授予“杭州市首届环保达人”“杭州市功勋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人们称蔡虎林为杭州城市管理的“编外干部”、社区居民的“楼道市长”。

他说:“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感谢组织信任,给了我施展身手的成长空间,市、区环保局等多个单位请我担任行风监督员,我必须担起责任,腿脚勤快才能查漏补缺。我没有千百万财产留给孙辈,只有这一叠勋章奖状和书籍事迹!”

奉献才能、回馈世界

杭州志愿者赢得点赞

当前,杭州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269万余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超过2.8万个,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始终坚持“严进严管”的管理制度。G20杭州峰会以来,杭州正大步迈向国际性大都市,全市志愿者工作将朝着社会化、社区化、国际化、全民化四个方向齐头并进,为迎接2022年杭州亚运会做准备。

在功勋志愿者蔡虎林身上,我们品读出“志愿者精神”的丰富内涵。正如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言:“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杭州鼓励志愿者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并集聚个体能量、传递美好善意,提升志愿者处理复杂状况的能力、提升区域人口素质,推进城市软实力发展。

在这座城市,由万千志愿者推动的美好公共生活,已成为一个品牌:“车让人”日益形成共识、“最美人物”群像不断涌现、“武林大妈”始终关照邻里……从“小青荷”到公羊会救援队,从“红马甲”到城市管理“编外干部”,越来越多的杭州人乐意奉献时间和才能,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把做志愿者当成丰富生命的方式和回馈世界的机会,通过志愿服务展现生命价值。

杭州感谢你!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孙磊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