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们终于见着‘真家伙’啦!”
杭州日报 记者 厉玮 文 记者 丁以婕 实习生 周奕辰 摄
昨天下午,春寒料峭,飘风急雨,杭州杂技总团2019新春文化下乡的队伍又出发了。“把《草帽》改到演出最后吧,阵势大,场面足,欢喜又闹腾,最适合春节的喜庆气氛了。”在前往双浦镇龙池村的大巴上,杭杂副总经理余剑兰还在和演员们一边商量一边调整当晚演出的节目顺序。
这一天,杂技专场首进村
晚上6点,敞亮的文化礼堂里开启了中央空调,驱散了一个春节积聚的寒气。演员们精神抖擞,观众们翘首以盼。
一群妙龄女子提着红色的灯笼 ,摇着翩翩的裙摆婀娜开场。当晚,主持人手中象征吉祥如意的“福”字,杂技中快速转动的喜盘、喜碗,魔术《红色印象》不断变幻的红绸、红伞、红旗……舞台上的一切,都在演绎这个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去年12月下旬,杭杂就开始了2019新春文化下乡的演出。“2009年至今,我们的文化下乡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了。除了正常训练之外,这几个月来我们平均每周有1-2场下乡演出,已经走遍了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淳安、桐庐等区县的各个文化礼堂。”余剑兰感慨,是各地无私热情的村民,与他们一起撑起了这个漫长而凛冽的冬天,“有一回我们到临安演出,现场没有暖气,漏风漏雨。村民们就纷纷把家里烧炭的火盆搬来,为我们带来温暖。”
走进双浦镇龙池村,是杭杂开年以来的第一场下乡演出。追溯起来,龙池村和杭杂还是挺有渊源的。“我们村上的葛大爷葛长贵,原来就是杭州杂技团的演员。上世纪70年代进团,今年都60多岁啦!”龙池村文化礼堂专职文化员朱志林表示,这是村子里第一次有专场的杂技演出,不少村民都是头一回见,又兴奋又好奇。
这个年,文化礼堂喜洋洋
去年11月,双浦镇龙池村文化礼堂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这个文化礼堂有“二堂”(大礼堂、文化讲堂),“四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春泥计划活动室、体育健身室),以及军人之家、养老服务中心。各功能室融会贯通,集学习、锻炼、娱乐于一体。
12月10日,杭州越剧传习院为这个带来了首场戏曲演出。上个月,西湖区2019年农村文化礼堂、拆迁村文化家园“我们的村晚”展演比赛活动启动仪式也在这里举行。小品、越剧、小锣书、葫芦丝、歌伴舞……龙池村的老老少少纷纷登台献艺,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村晚”。
朱志林说,最近西湖区文广新局会评选出“村晚”一二三等奖。“这次的一等奖奖金,高达1万元。如果能获奖,奖金全部用于农村文化礼堂和拆迁城中村文化家园日常活动的开展。”这个春节以来,龙池村文化礼堂一直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打年糕、写春联、手工剪纸,还有九曲红梅的茶艺表演,已成为春节期间村子里不可或缺的文化盛景。“这半年来,我们的文化礼堂建设,提升了农村的文化生长力,也让村民真正有了精神家园。”朱志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