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回外婆家的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2-12 09:44:41 星期二   

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金盈盈

记忆中,儿时的过年意味着有两天在路上——天刚亮就要出门,从余杭径山的家里出发,转几次车再坐船,顺利的话,能在天黑前赶到嵊州的外婆家,吃上年夜饭。

在没有高速公路的时代,光是从当时的汽车东站坐长途车到嵊州就要三四个小时。下了大巴车转公交再坐船,前前后后要花上大半天。运气不好没买不到车票的话,只能在路边拦车。过年的时候车上很少有空位,坐在车过道的小板凳上是常事,遇到查超载或者坐到“黑车”,就有可能被扔在路边……

外公七十岁那年,外婆家门口开始修建高速了。那一段路山多,沿江,地形非常复杂,工程难度不小。外公是老党员,那几年有空就会去施工队搭把手。上三高速屠家埠大桥通车的时候,外公还受邀参加了开通仪式。

2000年底,上三高速通车了。从杭州到嵊州坐大巴只要一个半小时。后来家里买了车,从余杭到嵊州全程高速,不堵的话两小时就能到外婆家门口。

外婆的家在嵊州仙岩镇东鲍村,位于曹娥江东岸,国道线在曹娥江西岸。通高速前,在西岸的国道边下车,到外婆家还要坐渡船。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爸妈刚认识的时候,乌篷船是过江唯一交通工具,摇啊摇啊,要十几分钟才能过江。有时候人多或遇到发洪水的日子,还要更久。木船免不了磕磕碰碰,船要修的时候,就会换上一艘竹筏。竹筏小,只能载几个人,速度也慢。

老乌篷船退休后,一艘铁驳船顶了岗。过江时扯嗓子喊一声渡船师傅,船便从对岸开过来,载着一船人过江去。渡船师傅脾气好,总是笑呵呵的。本村人和孩子坐船不收钱,不是村子里的人也就象征性地收一块钱。

后来,外婆家附近通了桥,不久后去城里的公交车也通了。前几年,新104国道嵊州段通车,分担曹娥江西岸老国道线的交通压力。我已经好几年没坐过渡船,但听说渡船师傅还没退休,不少人春节前乘车回家,还是会选择在对岸下车,坐船渡江。

今年,杭绍台城际铁路进入全线施工阶段,几年后也将通车。根据“省域一小时交通圈”的规划(即杭州到各地级市一小时通勤),以后到外婆家可能只要半小时。

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妈妈每年也就回外婆家两三次。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周末去看外婆,大半天就能打个来回。

回去次数多了,老人脸上笑容越来越多。有时候外婆甚至佯嗔:“你们怎么又来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金盈盈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