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教育集团:西湖区第一个教育集团 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1-01 16:05:34 Fri   


浙大附小老校门

走进周浦小学,黄白相间的崭新教学楼窗明几净,教室里传统黑板被智能教学一体机取代。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带领一年级小学生进入数学课的奇妙之旅。加入集团化办学以来,这所原处于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较薄弱的学校有了明显的变化。

择校风 学区热……暴露出了教育资源不均衡

时针回拨到20年前,与市中心名校林立、名师云集的盛况不同,彼时的骆家庄、蒋村一带,仅有两所简陋、局促的乡村小学。面对蓬勃而生的新小区、不断涌入的新住户,不但校舍面临容不下新生的窘境,教学质量也远无法满足家长们的期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杭州新老城区之间、市区和远郊区县之间的教育差距愈加明显,同处西湖区内的求是小学,每到招生季,想择校的家长便会挤满时任副校长马冬娟的办公室。

“‘择校风’背后暴露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而家长们对于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永远有着更高的期待。”马冬娟回忆到,在经过数次讨论后,当时的校长黄建明提出,用求是小学的名校品牌管理标准,去新兴城区办学校。

“这其实跟现在的共享概念很像,为了促进西湖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把求是的教学水准、师资力量共享到新学校。”马冬娟说,均衡教育,就是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求是竞舟小学落成典礼

2002年西湖区第一个教育集团成立 开启美好教育新征程

在黄建明、马冬娟等求是小学领导班子的努力,和西湖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共享教育”的原始理念在当年开花结果,1999年,求是竞舟小学落地骆家庄。

然而开学不多久,马冬梅就发现了不少“原生”学校带来问题:有学生穿拖鞋进校,有老师在课堂上用方言讲课、有家长直接骑着三轮车进到了教学楼下……

“我们花了一个暑假,理出300多条管理质量标准,从校内讲普通话开始,把每个岗位每项职责都标准化。”马冬娟回忆起初创竞舟小学的过往,那时的校园里,有前村小的老师,也有来自求是本部的骨干老师,有新招的学区内新生,也有来自各地的中高年级学生,学校管理团队硬是在一所 “混血”小学,统一起求是标准。

烙上求是烙印的竞舟小学得到了家长的肯定。1999年,竞舟小学仅招生4个班196名新生。一年后,竞舟小学报名人数达到7个班,要求插班转学回来的学生成倍增加。

紧接着,2001年,蒋村商住区的配套小学求是星洲小学开学。而后,2002年,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成立,这是西湖区,乃至全中国第一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

为了让求是的管理在新校扎根,当时西湖区教育界盛传这样一句话:学校办到哪里,求是校长的办公室就搬到哪里。为了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到新校工作,集团不断探索,积极推进改革,加强轮岗交流、业务培训,探索灵活的考评机制。


求是星洲小学落成典礼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 西湖区名校各地开花 在差异下和谐发展

集团化办学并非简单地贴牌、冠名,如何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教学质量是求是教育的硬指标。马东娟和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一起,踏遍了每位任课老师的课堂,深入分析,一个一个地找问题,手把手指点每位老师,合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探索名校集团化的过程中,我们尊重每所学校的发展实际和办学特色,鼓励学校多尝试多创新,积极探索多种‘名校+’模式,让名校集团化走得更好更有实效。”当年青春干练的马冬娟如今已成为西湖区教育局的掌舵者。

根据6所学校不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求是教育集团在输出母体文化的同时,明确各校区区域特色。老校区浙大附小背靠浙大智力支撑,创新发展“求是少年创新科学院”;求是(竞舟)小学从环境教育出发,成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级绿色学校;求是(星洲)小学大力发展足球进校园活动,成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等。

事实上,求是教育集团既是西湖区名校集团化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有力的引领者。扁平化管理、标准化教学、绩效化考核、信息化助力的连锁办学模式,在教育界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求是教育集团之后,西湖区十三中教育集团、西湖小学教育集团、闻裕顺学前教育等公办基础教育集团也先后成立。


2009年求是集团运动会

风雨兼程走过二十年 为浙江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前进中,也伴随着思考。这些年,外界对名校集团化的评价,除了肯定,也有一些担忧:名校集团化会不会出现牛奶稀释的现象?校区多了,对母体学校的提升有没有影响?学校办学模式会不会同质化?

“每一所新校都不是老校的简单复制和克隆,新校既要吸纳和传承求是的优势文化,又要结合自身生源和地域等特点形成学校特色。”求是教育集团总校长江萍总结道。

西湖区在20年的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竞舟小学、星洲小学、嘉绿苑小学、西溪中学、文理小学、紫金港中学、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等走上相对独立办学之路,成为区域内的新优质学校。教育集团内的各所学校达到一定的办学品质以后,从集团里面分离出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从学校培育上来说,这也是集团化办学的成果之一。

1999年,杭州市西湖区率先在全国开展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从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到组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再到推行“全域优质发展下的‘名校+’模式”,20年来,西湖区一直在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战略,让名校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裂变和蝶变,让西湖土地上的每一所学校都拥有持续向上生长的力量,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更有质量的教育。


来源:杭州网  作者:见习记者 钟一菲 记者 刘文昭  编辑:刘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