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暄:逐浪而行的刑法泰斗和“人民教育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9-27 14:57:52 星期五   

高铭暄(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官方微信)

从昔日孜孜求学的青葱少年,到如今著作等身的皓发老者;

70年痴心不改,他为中国设计第一部刑法典,打下了刑法学的基本框架;

70年丹心交付,他是我国第一位刑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培养数十名刑法学博士。

他是高铭暄,在刑法的大江大河里逐浪而行的“人民教育家”。

“刑法长着一张父亲般的脸,威严而慈祥”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微

高铭暄出生在浙江省玉环县,村里每逢过节都会搭戏台唱大戏,《洪羊洞》里杨六郎唱的那句:“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高铭暄学得极好,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便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1937年冬,上海沦陷。

高铭暄的父亲,是时任上海特区地方法院书记,父亲不愿为日本人卖命,毅然弃官回家,年幼的高铭暄看着身穿长衫,立于厅堂的父亲,懂得了法官工作的铁骨铮铮。

1947年,高铭暄子承父业,报考了浙江大学法律系。高铭暄说,“刑法长着一张父亲般的脸,威严而慈祥”,“威严”因之惩治犯罪,“慈祥”为其保障人权。

在浙大,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著名国际法专家李浩培先生,李浩培先生感叹:“我一辈子就教了那么一次刑法,就教出了高铭暄”。

一部刑法典写38稿,耗时25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民国时期的旧法典早已不再适用,高铭暄认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自己刑法,刑法关乎于这个国家人民的基本尊严。

1954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开始刑法典起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刑法起草队伍,高铭暄被派到了起草班子工作,这一年,他才26岁。

3年时间里,高铭暄和团队草拟22稿,但风雨如晦的年代,草拟法典的进程一再被耽搁,历经9年,前后修改33稿的刑法典草案在1963年,又被束之高阁。

逆境中,高铭暄做过炼油场的员工,也做过打石场的搬运工,但他心中的立法梦依旧未变:刑法典的出台迫在眉睫!

1978年,刑法典起草再次开启,高铭暄作为起草班子成员经历了最后冲刺的200多个日夜。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全体与会代表举起手,一致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结束了新中国没有刑法典的历史,坐在会堂中的高铭暄忍不住热泪盈眶,他永远记得那一时刻,16时05分。

历经25年时光,38版修改,高铭暄唯一自始至终参与其中的学者,也是新中国刑法学奠基人之一。

人登鲐背犹赤子,学生眼中的“老顽童”

图片来源:《面对面》采访截图

高铭暄自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硕士毕业后,便留在了人大教书,这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半世光景。

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刑法的理解与适用都存在问题,作为最“了解”刑法的人,高铭暄倾注心力,写出了近2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与诞生》一书,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刑法学教材。

高铭暄说:“培养、指导学生,是一生中最大的乐趣和成就”。他辛勤耕耘,培养出了陈兴良等中国刑法学界的中流砥柱。

他说:“进入我的门下,就绝不允许以混文凭的态度来虚度光阴”。

除了严谨、和蔼,对于熟悉高铭暄的学生来说,师父也有一点“老顽童”。因喜欢戏曲,高铭暄时不时还为学生“亮”一嗓子;因想跟上时代,便让学生教他电脑、微信,还在APP上学习英语。

从21岁懵懂少年,到91岁的鲐背之年;从依靠父亲的庇护,到承担家国使命的重任,高铭暄的个人命运与中国的发展起伏相交织,回首过往,高铭暄大江大河的生命历程正是中国刑法学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历史前进的见证。

来源:杭州网  作者:文字综合整理 杭州网记者 王潇雨  编辑:严勤 方志华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