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杭州日报、浙江日报、中国新闻网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至今已走过37个年头。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此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
日前,浙江省两会正在进行,长三角一体化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来听听浙商代表委员们都怎么说?
浙江“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
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充分发挥浙江体制机制、对外开放、数字经济、绿水青山、民营经济等优势,制定浙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纲要,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全省域全方位融入”,是浙江认真落实国家战略的决心所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浙江将加快推进嘉兴全面接轨上海,提升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水平,合作共建G60科创走廊,共同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牵头抓好数字长三角、世界级港口集群、油气贸易中心建设,推动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此外,记者也观察到,江苏、安徽、上海等长三角省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分别作出了部署。
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想象空间巨大
在平湖独山港经济开发区内,一条“一头在平湖,一头跨金山”的跨省际公共管廊,把浙江卫星能源与上海石化“连在一起”。
省人大代表、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东说,这条跨省际公共管廊已经成为平湖石化企业与上海石化连通的“大血管”。卫星能源的产品,通过公共管廊供给上海石化。比起槽罐车运输,更经济也更安全。
在杨卫东代表看来,打造产业集群,加速产业融合,这是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的重要举措。
扎根舟山多年,省政协委员、浙江海中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伟意对舟山这座海岛城市寄予厚望。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舟山发展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在庄伟意委员看来,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浙江自贸区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庄伟意委员建议,长三角地区应该谋划建设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浙江要积极争取与上海共建长三角自由贸易港,提升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功能,合力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
当前从义乌出发的“义新欧”班列平均每日开行一趟,从欧洲返回义乌的班列每周能开行两三趟。虽然和国内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在开行数量上有所不足,但在省政协委员、义乌市天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眼中,他非常看好“义新欧”班列的将来。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进出口贸易频繁,老百姓对优质进口商品的需求源源不断,市场潜力巨大。”他建议今后能成立股份制的中欧班列长三角运营平台,注入自贸区的政策资源,统筹长三角货源,开发海外通道,共享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中欧班列”形成差异化经营,使长三角地区的中欧班列成为“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的贸易通道,为江浙沪地区的百姓带来实惠。
发挥浙江优势,建设“数字长三角”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数字技术的先导和带动作用,建设数字长三角,为数字中国建设探路。”1月28日,省政协委员、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向正在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关于建设“数字长三角”的建议。
他表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需要新思维、新理念、新举措,数字经济正成为面向未来的趋势,也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他认为,尽管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离建设数字长三角、实现国家的战略定位还有很长的距离,主要面临的挑战是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存在数据壁垒,以及长三角营商环境打造遭遇区域协作的“天花板”。
井贤栋建议,长三角地区在移动支付上需着力推进三四线城市和县城、乡镇的覆盖,实现移动支付的全域无盲点覆盖,激发内需潜能;政企协作,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一网通办”; 以数字技术升级涉企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等。
作为创新活力之城,浙江杭州有着非常鲜明的优势所在。省人大代表、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认为,杭州应该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引擎和发动机。
以杭州城市大脑建设为例,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在其他地方是难以想象的。杭州依靠自身的发展建设,不仅可以直接与上海进行资源要素对接,还可以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