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山西省平顺县的西沟村,地处太行山区,因陆续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等全国劳模而闻名,全国最早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也在这里诞生。几十年来,合作化就与西沟结下不解之缘,并让这个小山村发生着巨变。今天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我们就到西沟去看看这个老典型村的新变化。
一场春雨过后,西沟村一年一度的种树活动开始了。90岁高龄的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带头上山种树。
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 全国劳动模范 申纪兰:这样种,就能活了,将来就靠它发展了,你们可都种好啊。
西沟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常永红:在这种山上主要还是土的问题,土太薄了,没有土,都得从下边那个小荒地,实在没有土的地方,就背点土(上来)。
种树是西沟村近70年来一直保持下来的老传统,西沟也因种树彻底改变了模样。
西沟村党总支书记 郭雪岗:我们现在全村的造林总面积达到了26700亩,我们的(土地)总面积是30500亩。
成立合作社 要在石头上种树
如今的西沟绿树成荫,是农业旅游的示范点。而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沟可不像现在这样,山上沟底,石头遍地,耕地很少。
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 全国劳动模范 申纪兰:当时困难很大,糠菜半年粮,吃不饱、穿不上,我们这个地方是最穷的地方,石头山、石头沟,没土光石头,谁干也发愁,不艰苦奋斗就没出路。
不艰苦奋斗就没有出路。1951年起,李顺达、申纪兰成立合作社,领着西沟人开始了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和沟滩治理,但要在石头上种树,难度可想而知。
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 全国劳动模范 申纪兰:老百姓也有点灰心,种了三百亩成活率很低。李顺达同志说。不要说是几棵,就是(活)一棵也说明这里这个山上能种树。
荒山荒沟变成“绿色银行”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松柏长在了山头,杨树长在了沟壑,荒山荒沟成了西沟人的“绿色银行”。
改革开放后,西沟村将农业合作社升级成经济合作社,先后办起了铁合金厂、饮料厂等10多个企业。
原西沟村党总支书记 王根考:我们都尝到这个甜头了,比如说前几年我们这个核桃,有的户一户光核桃一项收入有两三万块钱,都是了不起的数字。
落后企业被淘汰 发展再次面临难题
但是,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西沟村一批落后产能的村办企业被淘汰,西沟发展再次面临难题。
西沟村村委会副主任 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周王亮:污染的企业不让干了,高耗能企业,上边那个硅石厂、铁合金厂全部都拆了,淘汰了。
西沟人造林的“老本行”,现在又变成了脱贫的好产业。合作社在这里孕育,也在这里壮大。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合作社又承担起了新的功能。目前西沟村已有四个造林合作社,吸纳了128户贫困户。
西沟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 杨永红:我在这儿一年工资按日算,一年200来天,也就是两三万块钱。
西沟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社员 郭文生:种树挣个钱,挣个零花钱,也不误种地,也不误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