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滨江科技环保企业合力赋能“五水共治”
发布时间:2019-06-28 20:30:19

滨江治水再出发。

“民间河长”招募令刚发出十天,就收到了60多位新老滨江人的热切回应,昨日,在滨江区首届“政企联动 科技治水”论坛上,“河长团”再添新力量——32家科技环保企业履新“科技河长”。

城市治理,既要治,也要理。滨江区政府狠下“绣花功夫”,2014年以来,全区共开工建设了350多个治水项目,完成投资约23亿元。

当下,在城市治理这一大命题中,滨江再次先行先试——在政府担纲的“河长制”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借助高新技术企业“扎堆”的天然禀赋,集聚智慧河道、水体监测、污水处理等各类科技企业的治水专长,为滨江治水“把脉问诊”,让政府的“努力”、企业的“智力”和群众“热情”形成合力,共效“全民共治”。

A

科技治水的“星星之火”

在任命32家企业为“科技河长”以前,科技赋能“五水共治”已在滨江点燃“星星之火”。

早在滨江治水工作启动之初,滨江的企业就凭借其技术实力,参与到治水工作中来。

打开电脑上的河道实时监测系统软件,确认河道水质情况,已经成为滨江区五水办常务副主任韩知初工作的日常——早在3年前,滨江的河道水质监测,就有聚光科技的智慧助力。

不只是水质监测,滨江的企业在污水治理方面,也有所作为。

今年4月,在滨江召开的杭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19年第一次现场推进会上,西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就获得了考察队伍的关注。

在铁岭花园小区附近,花园徐直河边,红色的小鱼在一池清水中自在游动……谁能想到这是铁岭花园小区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的结果。

出水达到Ⅳ类或准Ⅳ类水质、污水可全部作为生态补水使用……其治水举措就是由浙江中诚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的。

星星点点的科技治水案例,不胜枚举。据滨江区治水办主要负责人介绍,2016年以来,依托于区内企业科技赋能,全区河道和雨水管网的关键节点都有了“智慧”加持——目前滨江一张“水陆统筹、天地一体、点面结合”的检测监控网络已基本形成,全面实现对水环境、污染源、生态状况等河道环境要素的自动感知。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滨江创造性地引入“城市河道环保清淤一体机”,推行新的清淤模式,在不破坏水体内生态、不影响河道景观,不因清理水坝造成河床二次淤积的前提下,实现了“不受季节和天气等外部条件限制,常年工作”以及“静态清淤”等功能,真正将“治水”转变为“护水”。

B

“科技河长”的“燎原之势”

“随着滨江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先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的河网及排水体系已难以继续支持城市发展,建设起一套新河网及排水体系,刻不容缓。”滨江区治水办主要负责人在论坛上直指滨江治水的“堵点”,这其实也是滨江需要“科技河长”实现“燎原之势”的现实驱动。

今年以来省市区开展的“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为滨江智慧治水再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畅想空间。走访84家与环保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后,滨江区五水办发现,“与治水相关的科技企业就有30多家”,韩知初说,“其中不乏极具成长型的创新型企业。”

而更令人惊喜的是,“滨江不单单有聚光科技这样的行业龙头”,还呈现出“企业扎堆、各有所长”的别样面貌,拥有了成熟而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了人才、技术、市场等产业发展要素。

比如,在污水治理方面,有海拓环境、一清环保、中诚环境、一美环境等企业;在提供智慧治水解决方案方面,贵仁科技、海知慧环境、碧晟环境的表现非常亮眼;此外、河道生态治理、医疗废水治理、污水零直排等各个治水领域中,都有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

而滨江的“科技河长”,在国家一流高新区“产业报国”使命召唤下,不仅将目光局限在滨江,更放眼于为解决全国治水难题的责任担当。

就拿贵仁科技来说,这个在滨江发展10年的企业,正在研究“城市低影响排水系统与河湖联控防洪抗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课题,而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贵仁科技将滨江选为范本进行研究,“作为滨江的企业,我们希望场景能在滨江落地,先试先行,给国家找出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复制推广到全国。”贵仁科技的董事长桂发二说,“这是滨江政府创新的魄力,为企业项目的应用场景落地,提供了试验阵地。”

“这是滨江对企业的肯定,也是责任。”在拿到“科技河长”的聘书后,桂发二表示,接下来,该企业将积极与区内治水企业合作,形成治水联盟,共同为治水难题寻求解决方案。

C

“花城滨”的再探索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河长”要如何发力,赋能“五水共治”?

“科技河长以鼓励为主,鼓励企业参与或认领某条河道、水系的具体治水工作,甚至是可以几家企业,形成治水联合体认领同一条河道。”韩知初解释说,这是基于滨江缺失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而实行“化整为零”治水理念的延伸。

“杭州高新区临江而建,高新企业云集于此,拥有‘科技治水’的先天优势。”

参加论坛的浙江省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滨江把“五水共治”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科技治水共享平台、全力推进智慧河道建设、城市内河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科技治水的举措,努力使滨江在一流经济、科技、人才基础上,拥有了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

将滨江治水“政企联合”这一动作放到“花城滨”的建设背景下,企业对治水的科技赋能,实则是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是产城融合的发展要义,也是滨江“向城而生”的实践探索。

现如今,“愿进入、能欣赏、可逗留”的滨水环境和“鱼虾常见、鸟语花香”的城市风景,也增加了群众获得感。

“花城滨”的美,不只在城、在景,更在百姓的幸福笑颜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孟娇 通讯员 富威玲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