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省级、39家市级三甲医院,与122家县级医院合作办医
2022年,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率将达90%
钱江晚报(记者 张苗 通讯员 陈娜 王昵 黄洁菁)有了风湿病,要找哪位专家治疗?怀了孕,哪家医院生孩子方便又安全?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要到大医院做检查吗?每当我们需要寻求医生帮助的时候,怎么选择专家、医院总会让人困扰。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服务,挂号、检查不用排队,这是每个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看病状态,而这理想中的场景在“双下沉、两提升”以及县域医共体的几年建设下,在浙江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了现实。
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破解这个长期存在的难题,需要“双下沉、两提升”以及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持续创新。
浙江各县市老百姓看病就医有了怎样的新形态?余杭区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
“双下沉、两提升”
让这家县级医院成功逆袭
孙小姐是临平人,他的父亲经常胃疼,原来每次胃痛严重时都会往杭州送,可是因为路远、交通又堵,每每在路上就要耽搁两三个小时。
现在,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孙小姐和她父亲的看病首选,“现在好了,在余杭也能看到浙二的专家,还能预约浙二专家做胃镜检查了。这么方便,谁还愿意跑那么远。”
如今,越来越多的余杭人像孙小姐这样感受到了“双下沉,两提升”带来的福利,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市乃至国家级知名专家优质的诊疗服务。
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另一个称谓是浙大二院余杭院区,截止2018年底,余杭一院的年度门急诊人次163.91万,同比2014年增长37.6%,年均增长9.4%;2018年度全院开展各类手术14235例;同比2014年增长30.6%。
一连串持续攀升的数据,都从侧面反映了老百姓对余杭一院的认可。
而孙小姐不一定知道的是,浙二专家不仅是“人来了”,更是把最新的技术、理念、资源带来了。
余杭一院袁红院长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医院与浙大二院的“双下沉 两提升”是以学科融合为特色,“目前我们有11个融合学科,是由浙大二院主任任我们的科室大主任,并派驻执行主任。我们把这个模式延续到了医共体分院。”
除了软件上的升级,余杭一院的硬件也在更新换代,去年,余杭一院就成为了国内首家“全流程刷脸就医”医院,看病甚至不需要带医保卡、身份证。
“医保诊间结算”在全国范围内的首次接入与打通,也让“全流程”变得名副其实。余杭老百姓都在这一场医疗数字化革新中获益。
甚至毗邻的桐乡、海宁人也会选择在这看病,他们看中的就是过硬的专家技术实力。
“这几年来,我们在浙大二院的帮扶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将优质资源向下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延伸,把技术送到基层、把群众留在基层,这也是我们开展‘三服务’提升基层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抓手,也是分级诊疗的目的。”袁红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县域医共体建设
基层就医痛点有了解决之道
县级医院的医疗水平让人越来越放心,那么辐射面更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表现又如何?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下,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享受到了高质、便捷的医改红利。
67岁的老胡有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服药的他每两个月都要抽血检查肝功能状况。
抽血这件事儿很简单,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搞定,可是要进行血液检查,就得到开设有检验科的大医院了。
家住余杭区东湖街道的老胡,家门口就是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这里没有检验科,但血液样本很快送到了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的医共体牵头医院——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几个小时的工夫,五院就将检查结果传回服务站,老胡在手机上也能看到自己的检查单了。
打通总院与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让数据跑起来,让患者更省心。患者不仅能就近完成预约和检查,而且历史就诊数据都是总分院互通的,不必担心描述不清病情和诊疗史,因为医生点一点鼠标就一目了然。
技术能解决“便利与否”的问题,而医疗水平在县域医共体的框架下又是如何提升的呢?
“我们有计划地推进全科医生的引进和培育工作,分院设立名医工作室。名医定期坐诊,同时邀请总院专家以及杭州市中医院专家坐诊,目前每周有9人次在分院坐诊,分院专科医生提高自身技能:临床医生培养实行全科加一个专科模式,通过到上级医院进修、名医跟诊等形式提升专业技能。”余杭五院南苑分院院长汪晓静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家门口约到名医,没有那么难
在浙江大地上,无论是山村还是海岛,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每一年,全省城市公立医院普通门诊量都在减少,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率都在提升,到2022年,这一数字计划达到90%。
全省15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39家市级三甲医院与122家县级医院开展紧密型合作办医。
而对于覆盖面更广的县域医共体建设,从2017年9月的11个县(市、区)试点到现在,成效同样明显。县域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水平和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持续提升,去年10月以来,全省县级医院三、四级手术例数同比增长9.8%;17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恢复或新开展手术。最新监测显示,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6%、12.0%,门诊和出院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17.3%,增幅均超过牵头医院;成员单位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1.1%,开放床位同比增长5.6%。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县级医院下转、基层上转人次同比增幅均达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