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宁流千滴汗 不坏一粒粮 ——记余杭“四无粮仓”
发布时间:2019-10-09 09:23:30

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位于仓前街道仓前塘路88号。今日的小小陈列馆,是过去71919平方米粮仓的缩影,它见证的是过去60多年余杭粮仓恢宏的发展历程,是余杭一代“粮食人”的奋斗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缺衣少食、百废待兴。1953年冬,余杭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农民生产的粮食除留作口粮、种子、饲料粮之外,全部由国家统一收购,粮仓应需而建。此时,余杭绝大数粮食仓库都十分破旧简陋,保管用具也只有风车、筛子、粮温计等简单工具。

喻传秀、汪柏铭分别是当时闲林粮库和城关粮库的保管员,那时的艰难险阻令他们至今记忆犹新。“仓板离地仅一尺高,一排排的桩脚之间只有一尺多宽,里面潮湿肮脏、发霉发臭,人只能爬进去,边扫边爬才能把脏物去除掉。爬进地垄时常会被擦伤,还会被里面的脏物熏得直想呕吐,但大家都在坚持。”汪柏铭回忆道,简陋的设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虫害。面对被祸害的粮食,老一代余杭“粮食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是环境越艰苦,想改变现状的信念就越强烈,获得的成果也越能振奋人心。

“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是老一代“粮食人”的坚守和初心。1953年9月,余杭“粮食人”夜以继日的工作结出硕果:全县80座粮仓,有55座粮仓达到“无虫粮仓”标准。这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创造的奇迹,余杭“粮食人”也因此闻名天下,连苏联的专家也跑来考察新中国第一干净的粮仓。

1954年,“四无粮仓”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何为“四无”?即无虫、无霉、无鼠、无雀。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老一代余杭“粮食人”有六大法宝:彻底打扫;剔刮虫巢、粉刷嵌缝;清理仓具、药剂消毒;抓好入库粮质;经常检查、及时处理;依靠群众。

1955年,中央政府粮食部首次提出创建“四无粮仓”的口号,将“四无”的内容更新为“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开启了我国粮食仓储事业发展的新时代。

到了1987年,余杭的粮仓已经发展到360座,建筑面积达71919平方米,总仓容量11.9万吨。

1998年,粮管所转制分离,仓库也一分为二,其中收储公司198座。进入90年代末,随着城市化日益推进,旧城改造加速,旧仓库陆续拆除。

为集中储存储备粮,2004年仓前开工建设2万吨级的现代优化中心粮库,2006年投入使用,2010年因杭州征用拆除。

2007年,为保存原“四无粮仓”旧址,于仓前筹建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2009年7月8日正式开馆。

“人在‘四无’在,‘四无’代代传。”粮仓如今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但“四无粮仓”精神不因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反而被赋予了新内涵:创业、创新、节俭、奉献。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大力传承和弘扬“四无粮仓”精神,艰苦奋斗、敢于担当,昂扬向上、勇于创新,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再立新功,成为新一代余杭“粮食人”的重要使命。

来源:余杭晨报   作者:记者 潘怡雯 实习生 赵楚楚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