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烟火·瓷器篇⑥丨哥窑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9-13 17:30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文献资料、出土器物资料错杂难分,是传世名窑中最为神秘的。在流传至今的宋代瓷器中,哥窑瓷器已知有记载的,总数也不过 300 件左右,故而更显哥窑瓷器的珍贵。

南宋 (传世)哥窑五足洗 上海博物馆藏

哥窑之名最早见于元代文献中,明代和清代也有相关文献记载,有“哥窑”“哥哥窑”“哥哥洞窑”“哥窑与龙泉窑”“章生一龙泉哥窑”等说法。现代学者为了厘清概念,便又出现了“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哥(官)窑”的名称。那又如何进行区分呢?

文献记载中的哥窑

最早提到哥窑的文献,是元代末年孔克齐撰《静斋至正直记》卷四“窑器不足珍”条载:

“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王德翁亦云:‘近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

明洪武二十一年曹昭撰《格古要论》条载:

“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有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

而在《新增格古要论》中,“哥窑”变为了“哥哥窑”:

“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有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

上述《静斋至正直记》《格古要论》《新增格古要论》中分别出现“哥哥洞窑”“哥哥窑”和“哥窑”三个关键词。看似迷惑,称呼不一,但据专家研究推测,其实是一码事——“哥哥窑”“哥窑”是“哥哥洞窑”的简称。

而还有另一种文献记载,如明嘉靖四十五年《七修续稿》载:“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釉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百圾破,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

这里所说的”处州龙泉县的哥窑”与上述“哥窑”还是一码事吗?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龙泉窑址所出“哥窑”和传世哥窑作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是不同产品。

传世哥窑

典型的“传世哥窑”一般是完整器,造型以仿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为主。大都藏在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 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瑞士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等。

南宋 (传世)哥窑三足筒式炉 故宫博物院藏

胎体薄厚不一、胎质细腻。真实胎色一般有沉香色、浅白色、杏黄色、深灰色、灰色等,圈足露胎表面有一层黄褐色氧化层,并非真实胎色。釉面润泽,釉质大多为青灰色、炒米黄色、粉青色,釉层大多不透明,常见细微“粥皮”。

南宋 (传世)哥窑鱼耳炉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传世)哥窑海棠式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传世)哥窑贯耳瓶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传世)哥窑葵花洗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传世)哥窑菊瓣式盘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传世)哥窑贯耳壶 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藏

开片大小不一,颜色也不同,小片纹一般呈炒米黄色,俗称“金丝”,大片纹呈灰黑色,俗称“铁线”,合起来即为“金丝铁线”。渗透进金丝铁线的染色剂为天然植物染料,染后回炉反复低温焙烧。出窑后釉面继续开裂。在形成紫口方面,典型“传世哥窑”的紫口不明显,或有或无。因裹足支烧者居多,露出铁足者少。

龙泉哥窑

2011年龙泉小梅镇瓦窑路窑址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特殊的黑胎青瓷器。这些瓷器的胎壁很薄,釉层并不厚,釉质多玻化,而且釉层都开有细碎片纹。瓦窑路产品之开片,多呈灰黄色或灰色条纹状明显比一般的纹路要白,要宽,而且是“断纹”,是“白络”,像是哈密瓜表皮的瓜纹,这是其他窑址中所不见的。与传世哥窑不同,这些黑胎青瓷器开片色泽均为自然天成,非人工染色,且多为紫口铁足。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历史上的哥窑,本文称为龙泉哥窑。

南宋 龙泉哥窑盘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 龙泉哥窑渣斗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藏

南宋 龙泉哥窑瓶 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

南宋 龙泉哥窑杯 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窑址出土

哥(官)窑型瓷器

哥(官)窑型瓷器是指元末明初,考古墓葬发掘、窖藏、遗址、沉船出土或出水的青釉开片瓷器。胎体较厚,略欠致密,瓷化程度相对较差。胎色灰黑色或黄褐色。釉色一般灰白色、青灰色,透明度较差,釉面哑光。开片一般只有灰色片纹,且片纹较大。一般均形成紫口。垫饼垫烧,可露出铁足。

元末明初 哥(官)窑型葵口盘 故宫博物院藏

来源:萧山博物馆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