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提高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围绕建设网络化、组团式、现代化大都市目标,按照“优化布局、提升品质、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思路,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动杭州城市沿江跨江发展,加快杭州城市发展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转变,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建设全省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23)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建立完善规划服务保障机制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快编制完善市域、县(市)域总体规划,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机衔接,加强“三江两岸”生态景观规划、保护和建设,依据资源和空间条件,统筹城镇、产业、居住、生态布局,以杭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交通干线为依托,以城镇空间为基础,形成“拥江依湖、三区三态、一主三副、两翼三极、组团强镇、网络都市”的市域空间总体布局框架,构建“中心城市(杭州市区)-中等城市(五个县城)-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功能配套、以大带小、节约土地的网络化、组团式城镇规划体系。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推动空间拓展、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资源节约、生态优化。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三副六组团”、县(市)城、中心镇特别是新城转移,优化市域空间和生产力布局。
(24)提升杭州主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按照“优化布局、激活要素、提升产业、理顺体制、繁荣繁华”要求,进一步提升杭州主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品质,增强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成为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极核。继续坚持“保老城、建新城”和“两疏散、三集中”方针,坚持“城市有机更新”理念,加快“城中村”和“景中村”改造,拓展主城区发展空间,优化主城区空间结构,完善主城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有序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加强中央商务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快“西溪天堂”、杭帮菜博物馆、“城市之星”等国际旅游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楼宇(总部)经济发展,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着力提升科技研发、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国际交流等服务功能。
(25)强化副城和组团承载能力。全面实施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江南副城、临平副城、下沙副城和六大组团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副城与主城、副城与组团之间联系的快速通道建设,强化副城和组团承接主城人口和产业转移的能力。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要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实现从开发区到副城的转变。萧山、余杭区要以副城和组团建设为重点,以新城和综合体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城市化,优化生产生活布局,发展新型城市社区,推动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城市建设,提升产业水平、城市品位和宜居程度。加大钱塘江过江通道建设力度,疏解主城区交通,实现主城有机疏散,促进副城和组团建设。
(26)支持五县(市)建设和发展。加大对五县(市)发展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领导联系、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加大以东带西、市县联动力度,继续推进“旅游西进”、“交通西进”、“基础设施西进”,加强市区与县(市)产业对接和合作,推动五县(市)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郊区经济,融入杭州大都市,实现从“郊县”向“郊区”的转变。按照中等城市定位,大力推进五县(市)老城有机更新和新城建设,促进县(市)域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增强集聚辐射功能。按照小城市定位,在五县(市)重点培育20个左右中心镇,使其成为县域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联结城乡的重要节点。深入开展“风情小镇”创建,培育一批特色镇。
(27)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规划中心村为重点,以规划保留村为基础,深入推进“百千”工程、“城中村”改造、沿路沿江(河)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下山移民、生态村建设、农村庭院整治、改水改厕,加大中心村培育和特色村建设力度,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优化农村人口和村庄布局,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居住、产业和公共服务向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集聚,改善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28)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加快杭州市区轨道交通建设,初步形成主城区轨道交通重点骨干线路,推动轨道交通向五县(市)和杭州都市经济圈延伸。建成钱江通道及接线(钱江大道)、杭长高速杭州段及延伸线(吉鸿路)、之江大桥、萧山机场路、杭新景高速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段、江东大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临金高速、千黄高速、望江路过江隧道等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建设,基本建成秋石快速路南段、风情大道、东湖-通城快速路、德胜快速路东段、环北-艮山快速路、江南大道、彩虹大道等“三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网骨架,推进县乡公路、村级联网道路建设,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清晰、层次分明的公路网络。优化公路客运枢纽和交通物流基地布局,加快农村客运场站及港湾式停靠站建设,完善城乡综合运输网络和公路运输场站体系。加快杭长、宁杭、杭甬、杭黄铁路专线和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使杭州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实施运河二通道、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江东航道网等重大项目,加快“黄金水道”建设,完善水路交通网络。支持萧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增辟国际航线。构建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500千伏萧东变、钱江变、富西变等电力通道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强煤炭、成品油市场管理和战略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市域天然气管网,加快大江东区域、杭州西部等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完善城乡供水体系,加快闲林水库等备用水源建设,统筹区域战略水源开发。构建水利综合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强塘工程,全面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建成三堡排涝工程和钱塘江、富春江干堤加固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工程建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
(29)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着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智能化,提高城市运行效能,促进发展环境优化和城市竞争力提升。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整合管理资源,推进综合管理,形成管理合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创新城市管理举措,完善“数字城管”,加强城市洁化、绿化、亮化、序化管理,加快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推进垃圾分类收集、清洁直运和无害化处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加强城市管理城乡统筹,提高五县(市)城市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