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入实施“民主民生”战略,继续把“破七难”作为杭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载体,健全完善层次丰富、发展均衡、配置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布局合理、城乡共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用设施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打造“幸福杭州”。
(17)促进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行政村)、充分就业街道(乡镇)、充分就业区县(市)创建活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统一规范、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就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杭州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参加杭州常住人口登记的“新杭州人”的就业问题,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打造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充分就业城市和国家创业型城市。全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加强《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宣传教育,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加快推行劳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8)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和社会结构。探索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联动增长机制,促进职工工资较快增长。增加农民的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性收入,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深入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消灭绝对贫困现象。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加强货源组织和市场供应,努力保持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健全完善物价补贴“两个联动机制”,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9)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各类社会保险制度的对接和整合。加强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逐步实现杭州人与“新杭州人”、市区与五县(市)居民“同城同待遇”。深化“春风行动”,完善“四级救助圈”,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基础,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救助体系。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巩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成果,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转型升级。
(20)改善城乡居民居住和出行条件。继续把破解“住房难”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租售并举、以租为主、应保尽保,坚持“租、售、改”三位一体方针,以解决“两个夹心层”住房问题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用房、人才专项用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加强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低收入家庭和各类人才住房保障。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规范房地产经营开发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把缓解“行路停车难”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网、主次干道、支小路、慢行交通系统、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完善主城区路网体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构建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水上巴士、免费单车“五位一体”的公共交通营运体系,形成八城区与五县(市)一体化并延伸覆盖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公共交通网络,增加公交车特别是节能环保型公交车数量,优化公交线路,加强换乘枢纽和节点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和公共交通效率。优化交通组织,创新管理手段,加强交通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完善“停车新政”,加强停车设施建设,规范停车收费行为。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建设全国文明交通城市。
(21)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围绕建设健康城市和卫生强市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深化“四改联动”,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市区医院功能布局和专业设置调整,加快八家市属新医院建设,实施“名院集团化办医”,支持县级医院改造提升、街道(乡镇)卫生院改建扩建和社区(村)卫生室建设,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一线医卫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民营医疗机构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坚持预防为主,普及卫生知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加大营造健康文化、保护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健康社会工作力度,争创全国首批健康城市示范城市,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推进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患者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和向社会开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发展体育产业和“赛事经济”,建设体育强市。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制度,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化养老需求。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2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杭州”创建,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基层政法综治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重视发挥律师队伍作用,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引导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和机制,提高应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