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基础,深入推进精细化工产业集聚整合,努力向高端化发展,积极打造绿色环保型现代化工产业集群示范区。”28日上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的一段话,对从事化工行业科研工作17年的市党代表、新安化工集团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农化事业部副总经理周曙光来说,体会更加深刻。他说,对建德今后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了。
作为化工集团乃至我市化工行业科研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周曙光已经处于我市甚至全省科技型人才重点培养对象中的第一层次。2004年他享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几年来相继被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和“杭州市13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2009年还成为新中国60年全国农药界突出贡献奖60人之一。
潜心研究化工技术的周曙光,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已经先后获得了大大小小65项专利技术,其中“氯元素的大循环”、“草甘膦盐及颗粒剂的技术”和“磷元素的循环技术”,在全球来说都是首创,不但支撑着集团公司的发展,对我国整个化工产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绝对令人骄傲,也因为我市集聚了一大批像周曙光这样的化工人才,以及他们为我市作出的杰出贡献,所以,我市的精细化工和有机胺等技术也走在了全球前列。
周曙光说,化工产业是建德的支柱产业。我们要振兴产业经济,要实施“百亿工程”,培育产值超百亿的大企业,目前来说拥有尖端技术的化工产业自然是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化工技术应用的范围十分宽广,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且生命力旺盛,国外发达国家在大城市周边建化工企业的比比皆是。因此,建德人首先不应该谈“化”色变,政府更要积极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争取更大支持。当然,环保部门也要加强监管,确保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无污染排放,促进化工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和技术比资金更重要。因为一个科研项目,一个领军式的人才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而打造百亿企业更需要一大批人才和项目支撑。从事科研十几年,周曙光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是“搞科研要静得下心来”。从2004年开始,他们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了6年时间才完成“草甘膦盐及颗粒剂的技术”。作为一名科技领域的党代表,他表示要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把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更大成就作为自己创先争优的最基本要求。他同时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真正“筑好巢”、“引好凤”,让人才安得下心、静得下心、用得下心,共同为建德今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他坚信,曙光一定在前头,建德发展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