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这么一群人:每年有300天以上在外工作,一半人曾得过肝炎;很多人是教授级研究员,但依然住工地、睡帐篷、吃泡面;3万平米以上的土地项目动工前,他们都必须提前到现场勘察。
他们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22名考古队员,考古界有句经典的说辞:“吃不了苦,考不了古”。而33年来,三代考古人甘于清贫,凭着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一次次让浙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闪光。【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探秘】
把“浙江人”历史提前到100万年
1936年,省立西湖博物馆工作人员施昕更发掘良渚遗址,这成为浙江考古学肇始的重要标志。
197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现在形成以考古挖掘、文物保护、古建筑维修等三大业务研究体系。33年来,已向全省各地博物馆移交出土文物20165件、陶瓷标本500余箱,其中仅良渚遗址就出土玉器5135件,多为国家一、二级珍贵文物。
5万年,这是2002年前浙江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同年10月,考古队员在安吉等地发现了31个旧石器地点,采集到333件石制品,说明浙江有远古人类活动历史。而2005年9月起发掘的长兴县七里台遗址,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证实其下文化层年代达到距今100万年,使得浙江成为少数几个人类活动历史达百万年的省份。
从建所至今,出版的考古报告有24部,良渚文化古城遗址、雷峰塔地宫遗址等9项考古发掘入选多个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当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被写进教科书时,他们依然裹着满是泥巴的裤腿,汗流浃背地在现场工作。
借宿、睡路边是常事
其实考古工作并不全和古墓、遗址、宝藏联系在一起。根据有关规定,浙江省所有3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施工项目,必须得到文物部门出具的鉴定书才能开工。
浙江的陆域面积小、文物密度高,同时又是经济大省,需要建设很多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而这也是考古队员最辛苦的时候,因为工期紧张,留给他们的时间通常只有3天。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介绍,早些年开建高速公路时,所里条件有限,没车,队员就需要沿着规划线路步行几十公里挖掘,判断是否存在有价值文物。晚上,就找附近的农民家借宿,有时也搭个帐篷睡在了路边。同事在长兴租住农家房间甚至都没有房门。
要是遇上沿途有当地村民的祖坟,队员还得根据当地风俗祭拜磕头,转移后才能继续勘察。遇上一些私人建设项目,甚至被保安当场架出来。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33年来,考古队员共配合基本建设项目的考古发掘面积共计53万平方米,清理墓葬7687座,出土各类器物63757件。在保证建设的同时,也抢救保护了大批文物。
三代考古人的坚持源于理想和责任
在很多人眼里,考古工作神秘、惊险,还有些刺激。但事实上,考古人员的工作很艰苦,有时候待在工地一发掘就是两三个月,都不能回家。
他们上高山、下海岛,和各类人群打交道,遭到过白眼,遭遇过质疑。但为了热爱的事业和国家的需要,三代浙江考古人牺牲诸多个人利益,选择坚持。
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的刘斌,27年来一直坚持在野外考古一线。对于他来说,家更像是“旅馆”,一年中他有280多天是睡在余杭区良渚遗址考古保护中心内。2006年,他仅凭发现的十几平米石头遗迹,大胆判断其为古城墙,经过一年多钻探,在2007年探明面积300多万平米的良渚古城。
因有人偷盗境内瑶山大墓,一年初夏,为了保护玉器等文物,他和同事借来门板,睡在墓坑上过夜。
而他的同事王海明在2009年发掘杭长高铁工地时,妻子胰腺癌病危,为了保证进度,他白天揣着病危通知书参与发掘,晚上赶回医院照顾,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妻子;丁品在桐乡新地里遗址发掘时,有时会将配好的盐水带到工地,就是为了能发掘抢救更多文物。
对于刘斌和他的同事而言,现如今的考古是在推土机下抢救文物,收入不高、条件艰苦。而之所以能甘于清贫、乐于坚守,他的同时王宁远说:“我们是文化遗址的最后的守卫者,要对得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