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八大·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我在科学发展第一线⑤
杭图女管理员张玉娥 穿着跑鞋为大家服务
图书管理员张玉娥。记者 胡聪 摄
即使穿着白色蕾丝雪纺娃娃衫,张玉娥的脚上也还是一双黑色厚底跑鞋。
张玉娥是杭州图书馆(钱江新城)文献借阅中心的图书管理员。从家里去图书馆的路,如坐公交车,差不多要1个小时,张玉娥通常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出门时脚上总是一双跑鞋,不然工作一天下来脚酸肿得难受。
杭州图书馆统计,杭州市常住人口870.4万(《杭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年,共有1004万人次来市、区各级图书馆借阅学习,人均到馆率113%,人均外借册次0.76册,在全国同级同类图书馆的绩效对比中,均名列前茅。
这就是杭州人的阅读速度。难怪,工作时的张玉娥要时刻穿一双跑鞋,马不停蹄地为读者服务。
每天至少分类上书1000册
34岁的张玉娥,老家在衢州,原本是大学老师,为了和老公团聚,今年年初来到杭州。
4月,张玉娥开始在杭州图书馆上班。“应聘前,我先来图书馆参观了下,第一次来,特别喜欢。心想如果每天都在这工作,那实在太享受了。”
“但当我真的开始工作,才发现图书管理员绝对不可能像电影或小说里描述的那样,静静坐着,翻翻书,或凝望窗外,我们忙得根本没那个空。”
在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每天流动的书籍大约是8000-20000册。大约十几名工作人员,要负责把前一天读者还回来的书,分门别类地各就各位放好。
“别小看我们图书管理员,在我们图书馆分类上书的,有弹钢琴的,也有拿过博士文凭的,但只要在文献部工作都要上书。”张玉娥说,每人一天少说也得放1000册书,如果不放回原位,数字检索就是空谈(注:每本书都有相应的代码,电脑检索一本书,跳出书的代码和对应的位置。如书不放回原位,就找不到)。
组织读者一起朗读喜欢的书
每天和书打交道,但工作时却很少能看书。“如果在馆里看书,必须遵守严格的要求,第一,不能脱离自己的区域,第二,不能看入迷了。只能粗粗瞟一下,对自己管理区域的书多些了解。”
杭图文献借阅中心有一个阅动书友会,以书会友,组织读者一起读喜欢的书,并把朗读现场录下来,做成有声杂志《悦听》,放在杭图的官网文澜在线(www.hzlib.net)上,可随时点开听。
张玉娥今年负责办了6场。9月22日是第六次读书活动。活动开始前几天,她就在新浪微博@杭图心随悦动,推荐《我不是完美小孩》《寻路中国》《巨流河》等2012年文津奖的获奖书目。
(注:文津图书奖由国家图书馆发起,设立于2004年,是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评奖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每次评出获奖图书10种和推荐图书30种(均可空缺),评选范围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的大众读物,侧重于能够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普及类图书。)
书友会那天,天下着蒙蒙细雨,开着的窗,裹着一股湿漉漉的桂花香。约10位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每个人轮流读一段自己喜欢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