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2年专题>> 推进科学发展 建设三城三区
天堂硅谷 涌动创新潮
2012-11-08 03:57:00杭州网

记者 李忠 摄

杭州市专利申请量2006-2012年 (1-9月)

一家企业、一个产业要创新,一座城市也是一样。

为什么一位又一位马云式的创业精英在这里“诞生”;为什么阿里巴巴能引领世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为什么海康威视名列中国安防领域首位;为什么华三通信、中控科技、中科微电子等一批企业迅速成为行业一流;为什么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义无反顾来到杭州……

西子湖畔,钱江之滨,杭州这座被称为“天堂硅谷”的创新之城,每天都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创业创新的传奇故事。

“十一五”期间,杭州的科技进步与创新不断推进;综合科技实力保持全省第一;国家专利工作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杭州成为全国首个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在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上,杭州又被授予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强市”荣誉称号。

一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从硅谷走出,改变了整个世界。杭州,如何来面对自己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进入“十二五”,杭州人均GDP将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科技创新成为杭州新一轮发展的迫切要求。为此,杭州市提出,到2015年建成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还要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创新,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权威分析表明,杭州的科技成果丰富,但是就地转化率不高。如何让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一个难题摆在杭州面前。

在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杭州抛出了自己的答案——全面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

会议经过审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审议稿)。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中,将杭州评为“中国十大创新城市”。

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步入“十二五”,杭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深化拓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优化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实践,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副秘书长高昌林指出,杭州的创新能力和水平稳步推进,创新发展态势良好。

科技长跑继续,创新马达发力。自2005年开始,杭州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年上升。2007年成立杭州市创投服务中心、创办“创投中国网”,已为240多家企业吸引投融资资金6.6亿元。2008年又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8个,带动社会资本13亿元,放大倍数达8倍。

从完善企业主导产业创新机制、强化协同创新和人才激励、健全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加快各类创新平台提升发展到完善区域创新统筹机制,杭州对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激励推进扶持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含金量之高,在国内也是不多见的。

这就是阿里巴巴为何要留在杭州的原因,因为这座城市正在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实现驱动发展,并瞄准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打造新“引擎”。

杭州,在这种创新的集聚和裂变过程中,正在崛起为一座创新之城。

西湖边的“沙漠胡杨”

“要做沙漠里的胡杨。”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富徐徐吐出这句话。胡杨长得慢,根系却很深很长,狂风过后,纹丝不动。

2008年12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新财富之夜”的晚会上,何永富获得了“2008中国中小企业十大成长之星”。他让主持人陈伟鸿惊叹:一家300多人的企业,厂区就35亩,年销售额达到4个多亿。

36个月过去了,企业还是那300来人,还是那35亩地,但是销售预计将神奇地超过6亿元,国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然而,之江有机硅在发展初期,只有50万元的起家资金,初创人员只有10人,要开发有机硅行业最高端的产品,有点像是蜉蝣撼树。

“最艰难的时候,都快揭不开锅了。”何永富说。

1995年创办公司,2000年接下第一个大工程项目,开始几年以70%速度增长,近3年企业稳定在30%左右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是一匹战绩非常稳定的黑马。

如今,12条源自德国、意大利等世界最先进的硅酮胶自动化生产线,二期全部投入后,预计产能达8万吨,实现年产值10亿元。

之江有机硅的故事算得上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个剪影。正是由于科技政策的持续激励,使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不断向创新型企业集中。

创新引领潮流

企业创新是点,行业创新是线,如何将这些点连成线、再划线成面,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大课题。

一个城市对创新的不懈努力,就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创新也是一件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长远眼光,有世界视角,有脚踏实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单一GDP考核机制下,创新与总量增长的替代效应会束缚创新,因此靠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就成为引领潮流之举,它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

(浙江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和浙江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博士柳宏志)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长灿    编辑:何鲁飞    
 
媒体聚焦 更多>>
· 人文法治 奏响和谐曲
· 城乡统筹 共绘幸福卷
· 安居乐业 构筑品质城
· 以茶香为迹刻画茶都杭州品质生活画卷
· “六优六好” 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
· 华数:在“云”端打造智慧城市
图片报道 更多>>
第二届中国智能博览会在杭开幕
丁桥全民健身运动会农趣盎然
民间茶博会 以茶会邻里
全面建设幸福美丽和谐新建德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郑海云    网页设计:王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