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e周观察>只为那一筷子的鲜美与安心>
 
鲜美与安心: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可以
2014年03月14日 18:04:20 星期五

    

    这次专题的采访中,市政协委员刘冬红的一句话让我们体会很深:

    “冷鲜禽”的概念,并不是说将鲜禽放在消费者面前就可以了,它应当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理解。从屠宰完毕,到送上餐桌,鲜禽全程都必须维持的0-4度的恒定温度,加工过程如此,售卖过程也是如此,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称不上是冷鲜禽。

    “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可以。”不禁让我想到日耳曼人的厨房,德国回来的高中同学鼎哥告诉我,德国人烧菜,习惯任何食材和调料的搭配,都严格称量,很多家庭主妇甚至都有一整套奇奇怪怪的刀具,专门“伺候”每一种食材:土豆、苹果、番茄……

    我们中国人烹饪,自然不需要这么“精准”。但说到公共餐饮领域,对食物品质、餐饮安全的严苛,多“锱铢必较”都不为过。

    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的许多产品,其背后都有这样一套“约定俗成”或者说“本该如此”的标准。比如说正宗的挪威三文鱼、法国马卡龙、日本和牛肉,在最后端上餐桌的那一刻,所呈现的温度,都应该与原产地输送出来的那个瞬间保持一致。所谓“品质始终如一”。

    遗憾的是,作为吃货的我们花了大把银子,所能享受到的鲜美和“原滋原味”,都是打了折扣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方面,商家更擅长的是华丽丽的包装推广;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也乐于接受这些肤浅的信息,生硬地接受了概念,然后把不明就里的“精致美食”一筷子一筷子往自己和朋友的嘴里送。回头3.15一披露,才发现自己被“坑爹”了好久——比如近日刚刚披露的杭州面包房“集体中招”事件——回想起来,“九月生活”、“可莎蜜儿”店门口,大批“吃货”排队抢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冷鲜禽”的推广,现在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比如,政府信息披露和产业链完善程度之间的断层

    几十年来习惯活杀鸡的市民面对杀白鸡将信将疑,与此同时,政府卖力通过各种渠道告诉市民:这种产品是安全的、口味是鲜美的、质量是有保障的。

    但是这种说服,显得底气不足,我们不禁要问一句:现在市民所能买到的所谓“冷鲜禽”,确实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合格产品吗?以一条严密的产业链为标准来衡量,可能未必。

    一只冷鲜禽,按照严格的产业链来说,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每一只鲜禽,都必须有完备的ID,背后是严密的产地追溯机制;消费者购买之前,鲜禽都必须保证维持在0-4度的恒定低温;售卖冷鲜禽的菜场和超市,都必须有相关资质,同时配备统一的冷鲜柜系统,而这个系统,与现在很多菜场仍在使用的“冷冻柜”系统有本质差别;冷鲜禽的品牌和经销商,必须有严格的准入资质,并在消费者中形成一定的口碑。

    “冷鲜禽”交易细则一天未出台,这些问题也就没有明确的答案。

    “冷鲜禽”短时间内的迅速推广,无疑是禽流感疫情“倒逼”的结果,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主城区关闭活禽交易、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超市销售区域扩展、冷鲜禽品牌化……这些动作说明老百姓的餐桌,无疑是政府重要的民生工程。

    但我们由衷希望,这样的工程应当更全面、更系统、更快速一些。

   

来源:杭州网 作者:徐文杰 编辑:徐文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