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杭州网>热点专题>e周观察>朋友圈营销 消费的是神马?>电商 从PC端到移动端>
你被朋友圈骗了你知道么?
2014年12月02日 15:31:26 星期二

    近几年,即时通信工具异军突起,光微信就有6亿多用户。微信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朋友圈也是鱼龙混杂,谣言日益泛滥。

    前两天,就有一则关于华联超市门口女孩被拐的图片在朋友圈内上引发热议。朋友圈传播很广的首发是,女孩来自温岭,可能被拐卖,家里现在急得要死,并附上了的手机号码。直到公安部打拐办人士发微博辟谣,女孩实际是和爷爷在一起乞讨。而微信转发找孩子的号码很可能是个吸费电话!流言才告一断落。

    谣言跟着“朋友圈”跑得越来越快

    “所有的邪恶中,谣言散播最快”。

    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今年上半年微信朋友圈出现的几大谣言。

    微信圈里点赞扣费

    网上谣言:微信圈里点赞要被扣费的。事实真相:首先从微信自身角度来讲不敢也没必要,其次从利用微信来骗钱的骗子角度他不可能获得微信的支付接口,再次从电信角度来讲为什么要扣客户的钱,已经被腾讯公司澄清。

    每次只汇1分钱整倒骗子

    网上谣言:一家银行的员工收到诈骗短信后,通过手机银行向骗子转账,每次只汇0.01元,并采用对方扣款付手续费的方式。转账400多笔后,结果她只花了4元多,却让骗子损失了800多元。

    事实真相:传闻中提到的银行,也通过其电子银行官方微博表示:通过我行手机银行转账,金额小于10元,手续费都不能选择收款方扣收。也就是说,每次只汇1分钱,每次2元手续费,直到骗子账户‘卡壳’是行不通的。

    电话错输密码锁定骗子银行卡

    网上谣言:一旦不小心给骗子的银行卡汇了款,只要打电话给汇款银行、按语音提示进入查询系统、输入对方卡号,在系统提示输入密码时,故意连续3次输错密码,就可以冻结骗子的账户,使其无法把钱款提取或转走。事实真相:中行、建行的客服人员均表示,如果是电话银行连续输错几次密码,电话银行渠道是被锁住了,但是只要输入正确的取款密码,照样可以在ATM机上取款。

    遮住车牌小圆点可令电子眼失效

    网上谣言:据说把车牌第一个字母后头的小圆点去掉,电子眼缺少了对焦点,就拍不清你车牌照号码。事实真相:电子眼拍摄不是光对焦小圆点,是个整体拍摄,小圆点是间隔符号,去掉意义不大,如果涂改字母和数字就触犯法规了。文明行车才是正道。

    为什么朋友圈谣言容易让人“中招”

    “朋友圈谣言”有一个特点——大多是善意的谣言,人们的转发都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提醒,内容关系大多切身利益,食品安全、拐卖孩子、交通罚款,这类信息让人不敢漠视。

    谣言信息大多带着很吸引人的词语,面对“转疯了”的鼓动、“集赞送礼”的利诱、“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怂恿,大多数人会选择转发。使朋友圈里的谣言病毒式传播、裹挟式转发,影响更为深广,危害也就更大。

    微信与微博开放式的信息共享不同,朋友圈相对封闭私密,信任度也更高。特殊的信息生态,使谣言更易被相信,辟谣更为不易。

    当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真相却还在穿鞋。谣言往往比真相更为煽动人心,大多人愿意转谣言,却不会去转真相。面对相对封闭又有门槛的圈子,“大喇叭”的声音,很难覆盖那些自吹自唱的“小喇叭”。而相对闭塞的信息圈内,有时候你会发现公共社交圈内辟谣已久的消息,还在朋友圈内流传。

    被朋友圈骗了你知道么?

    如何识别朋友圈内谣言

    其实,微信圈中盛行的谣言远不止这些,只恨谣言太多,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是告诉大家,这些谣言都有小漏洞,皆可抽丝剥茧,扒出真相。

    第一,如果消息标题出现“转疯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等吸引眼球的夸张词语时,大多都是谣言。

    第二,找到消息中提及的相关部门核对信息。

    第三,网络搜索关键词。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某条信息时,如果发现该信息被各地网友大量转发,除时间、地点不同,其余内容完全相同时,那这条消息一定是假的。

    第四,寻找相关专业人士。根据信息内容,找到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专家朋友,即便他只是一个相关专业的学生,也会给出比较靠谱的答案。

    第五,冷静处理。要知道,谣言止于智者,遇到暴力、恐怖事件等内容传言,不要轻信,不要随意转发,以免吓到你的亲朋好友。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郑维维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