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桥畔丰乐楼 引多少文人墨客竞风流
杭州网专题聚焦  2009年08月11日 13:32:59 星期二  来源:杭州网

“丰乐楼图”,原名“阿房宫图”,作者夏永,字明远,钱塘(今杭州)人。

正在施工中的丰乐桥地道。

丰乐桥、丰乐地道新貌。

丰乐桥南侧远景。

丰乐桥位于解放路中段,旧名踏道桥,是杭城的古桥之一。仁和、钱塘两县以此为界,北属仁和、南属钱塘。

南宋时期,桥畔有座丰乐楼酒店,朝野绅士常在此宴会,因此得名丰乐桥。

它本是一座石拱桥,民国14年改建过一次。1959年改建为一孔净跨8米、桥长9.20米的石台、钢筋硂梁式桥,桥宽25米。1985年再次拓宽至40米,其中车行道18米,余为两侧人行道。

1959年解放路扩建拓宽,中东河综合治理,进行全面改造。于原桥址西建一座地下人行道,东侧新建跨河桥。

丰乐楼,引多少文人墨客竞风流

要说丰乐桥,不得不提丰乐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丰乐楼丰富了丰乐桥的文化。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许多人认为宋高祖当时在楼外楼里享受惬意时光,其实这里说的“楼”是指丰乐楼。

明代杭州人,大学者张岱对此解读为:“高宗移汴民居杭地嘉(兴)湖(州)诸郡,时岁丰稔,建此楼,以与民同乐,故名。”道出了高宗不忘与他的东京老乡“汴民”同忧共乐的心态。

在《水浒传》里妇孺皆知的樊楼说的也是丰乐楼。

诗人刘子翚当时所作《汴京记事诗》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诗”:“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春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也许刘子翚并不喜欢丰乐楼这官方色彩太浓烈的名字,也许是诗歌本体的具体要求,他选取通俗化、百姓化的“樊楼”概念作为怀念对象。

丰乐楼里,还曾有一位名动京城的名妓——李师师,只是那时已是美人迟暮、流落他乡,刘子翚亦为她作诗:“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金檀板今无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与丰乐楼有关的,还有一幅名画——“丰乐楼图”。此图原名“阿房宫图”,后根据画中夏永题记改今名。绢本水墨,纵25.8厘米,横25.8厘米,右上以“小如蚁目”的蝇头小楷题写《丰乐楼记》。曾经清梁清标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图绘楼阁近景,取俯瞰效果,观者似站在附近一处更高的楼阁上远眺,构图十分奇妙。楼阁描画繁而不乱,线条细密而不琐碎,杂树垂柳摇曳多姿,隐隐中有游客往来于街道上,人物虽小,但姿态生动,活灵活现。远景则笔简墨疏,若隐若现,衬托出丰乐楼主题又表现了自然界的风光。

丰乐楼图作者夏永,字明远,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至正年间,他是描绘楼台亭阁界画高手,宗法王振鹏,风格工整细致,雅逸不俗,在界画中实难能可贵。

丰乐桥下挖出杭州第一座人行地道

丰乐地道位于解放路、中河路交叉口,是杭州市第一座人行地道。1985年7月1日开工,次年12月23日竣工。

地道主通道呈“口”字形,出入由八处净宽2.46米的踏步平台组成,主通道沿中河路长38.60米,净宽3.86米,净高2.55米,为钢筋凝土结构,大理石、彩釉砖镶面,水磨石地面。入口处由三个由高渐低的门框排列而成,配以花岗岩浮雕作为装饰。

2004年,丰乐桥人行地道结合解放路的整治进行改造,拓宽拉长了出入口的坡道,同时增加无障碍设施。

相比丰乐楼,丰乐地道的文化要单薄得多了,不过一位家住附近的网友倒是乐于将自己常年步行通过地道的心情拿出来与众人分享,特摘录在此:

“丰乐桥地道没有武林广场地道奢华,但又要比西湖大道的地下人行道要热闹。

每次下班回家,最让我期待的就是要经过这么一座地道。夏天的时候,有一个老头每天都在入口处摆摊,卖他自己编制的玩具。做工很精细,形象也很逼真。据老头说,用来编小动物的草能驱蚊虫。因此每次都想停下来看看,可每次都匆匆而过。天凉了,蚊子也没了。不知哪天起,老头的摊子也不见了。他去哪了?或许又去寻找另外某种神奇的草了。

一个下雨天,我走进地道隐隐约约的听到了吉他声,四处望了一下,没有看见弹吉他的人。再往前走,发现一个少年抱着吉他,靠墙立着,低着头,长头发盖住了他的脸。此时传来少年的歌声,很清澈。行人经过跟前时,他下意识将头再埋低一点。面对生活,他束手无策。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回音大,当我走出地道时那歌声还在耳边。

又是一个艳阳天,但有点闷。照常经过地道,这里独存了一份清凉。地道却少了少年的歌,回到了之前的安静。可以感觉的到橱窗、浮雕、匆匆的行人,地道里所有的一切都在想念少年的琴声和歌声。

在地下行走,让我逃离城市的喧嚣。这里没有刺耳的刹车声,没有艰涩的喇叭声,这里是我的乐土。虽让我行色匆匆,但我珍惜每一次过往。”

(感谢杭州市档案馆为本文提供图片)

作者:记者 施文 编辑: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