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网会客厅:献礼祖国之南宋御街国庆开街贺祖国华诞
杭州网专题聚焦  2009年09月25日 14:28:21 星期五  来源:杭州网

主持人: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近60年,中山路经历了哪几次比较大的转变呢?

徐一东:杭州的商业中心以前我们都讲在官巷口,中山中路从建国以后,应该说中山路都是以商业街为主的,当时的商业中心是官巷口、解放路和中山路的交叉口,这两条街是杭州的商业街。随着历史的变迁,应该说70、80年代的时候这两条路的商业街都是人流不断,比较兴旺的,有很多老杭州说他们总还是怀念那个时候,到中山路来淘东西,大家都认为到这个地方有很多卖东西的,女孩子买花布都应该到中山北路上面来买,再加上周边也是原来的解放路百货商店都在我们这个区域,他们认为商业都是比较兴旺的。

后面之所以会没有以前繁荣我是有这样一些原因,有几个因素。一个有可能是当时整个城市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而造成的,因为这个地方积淀的历史文化内涵比较多,再加上这个地方居住的情况也不是太好,所以开发商要选这块地方觉得是块骨头比较难啃,所以没有急于开发这一块,其他的地区开发的进程快的,新的商业区兴旺起来了,特别是火车站的改造对中山路打击是最大的,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城站改造的时候,把整个火车站都移到了东站,这样一来,到西湖就不经过中山路和解放路,当时走这一条路的应该就是28路公交车,就是从火车东站一直开到浙大,就把到西湖的人流全部往那边引走了,所以这就带动了武林商圈的兴旺,那时候武林商圈就上去了,那时候解放路、中山路的一些商业就慢慢的萧条了。再加上我刚才讲的小区改造,大量的居民都外迁了,新小区里面聚居着很多人,我们居住的重心也不在这个地方,像朝晖、曙光新村,有很多的小区都住了大量的居民,那这些居民购物回到中山路也不一定方便,就是中山路周边的居民在减少,所以它的商业有点冷落,应该讲它的商业慢慢的冷落了。

随着现在商业的发展,中山路这些简建筑(音译)如果不经过修缮和整治,要想让它再变得希望我们觉得也是有些问题的,就是建筑和现代商业也不完全匹配,所以像这些我们也都需要对中山中路进行改造,这些年我们一直把它拖在那里没有改造也是有很多的原因,比较难动,后面王书记也说要谋定而后动,必须充分考虑好怎么做才能做这一块,所以这次我们对中山中路就提出了综合保护,有机更新。

主持人:中山路在打造南宋御街的过程当中,是如何保存这样的原汁原味的老杭州的生活方式的呢?

徐一东:应该这么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尽管说中山中路打造南宋御街和旅游综合体也是逐步深化的,最早我们讲的是要打造宜居、宜商、宜文、宜游的生活品质第一街,然后又提出了打造国际旅游综合体。最早从保护的角度出发,主要讲的是打造或者是建设建筑历史博物馆,从建筑保护的层面上我们考虑了这一点,那么逐步地、不断的在改造过程中,认识不断深化了,王书记把它归纳总结,最后提出的要打造“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

在御街保护过程中,我们想应该有几块工作需要我们做:

一、在整条中山路上我们保持了街道原来的宽度,没有把它拓宽,或者说由于后面有些改造把道路拓宽的部分,也通过骑楼把它弥补了,始终把它保持在中山路原来的12—14米这么一个宽度上。

二、在整条道路上的文保建筑、历保建筑、老房子都是进行了修复,以保护为主的,所以整个沿街立面以整治为主,而不是以改造为主的。仅有很少量的部分我们是进行有机更新的。而且按照美院在策划上的说法,就是老树发新枝,也就是一定是在中山中路这种建筑形态、这种格局之上延伸出来的东西,而不是说完全是新东西,也不能是完全的一味的复古、复制做成赝品,大体上应该是这样的。

三、就是我们把原来的一些坊、巷梳理清楚,形成一种街区、坊巷的格局。

主持人:我们让原来的一条御街回复到往日的繁荣,那么打造南宋御街这样的用意是什么呢?

徐一东:从昔日的繁华来讲,南宋建都杭州是杭州繁华的一个比较鼎盛的时期。

作为现在来说,我们讲南宋御街,其实王书记也几次明确的说,中山中路从建筑形态来说不是南宋的,这是很明确的,主要的建筑形态是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建筑,以及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一直到现在,我们建筑变迁的那么一个过程,所以说建筑历史博物馆有那么一个原因。其实南宋的建筑在中山中路上应该说是没有痕迹的。

在1929年左右年间,中山中路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灾,建筑全部都烧毁了,所以这个建筑都是1929以后的,所以说都是称为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建筑。

主持人:那有了一条这样非常繁荣的街市对市民来说的意义在哪里呢?

徐一东:其实按照我们原来提到的,给市民带来的最主要的就是宜居、宜商、宜文、宜游的内容,提高我们杭州市民的生活品质,丰富了很多内容。刚才我讲到的南宋御街是一种文化、历史的传承,而不是简单的说是一种建筑,如果说都仿古那随便哪里都能做。

 

作者:吴侃 马会强 孙俏俏 编辑:孙俏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