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半个杭城的人都穿过“六一”牌的衣服
杭州网专题聚焦  2009年11月10日 15:19:31 星期二  来源:杭州网

说起杭州解放路上的六一针织厂,很多年轻的杭州人也许没有多少记忆。但是对于那些老杭州来说,“六一”这个牌子至今念来依然饱含深情。在这些人中间,有些曾经在六一工厂车间里接过线头,有些则是穿着六一牌的衣服长大并慢慢老去……

六一针织厂的创建史

在90年前,一位名叫胡海秋的热血青年怀着向西方寻求新知识,寻觅救国之道的爱国情怀,前往法国东部安比挪市的棉纺织学院学习棉纺织业。

当时在外国,中国人是被看不起、受欺侮的。不论租房、上饭馆,处处吃亏受气,这些情况使胡海秋感到十分气愤,深深体会到弱国无外交,从而激发了他的“实业救国”之志。

入学后,胡海秋陆续结识了来自东海之滨的浙江籍同学杨雨田、陈浩、金赤文、秦炳洙和何浩翔五人。共同的抱负,一致的理想,使六人渐渐成为莫逆之交,亲如兄弟。

在当时,六个人最担忧的是国家的前途,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中国富强起来,最渴望的是将所学得的用于报效祖国。棉纺织业源于我国,但因为历来政府腐败无能,科学文化落后,崇洋媚外,固步自封,数百年来发展缓慢,以致国内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大部分依赖进口洋货。于是,振兴中国纺织业的构想慢慢成型。

他们雄心勃勃,在异国他乡就为回国筹建工厂的理想描绘蓝图。通过国内亲友多方打听,六人认为在上海办较小的工厂,可能尚有生存发展的希望。尽管他们家庭都并不富裕,但还是分头想方设法筹措办厂资金计2万元,并商定不论出资多少,股份六人均等。

1926年初,工厂正式开始生产。虽然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真的遇到老虎也无能为力。上海是通商港口,商贾中弱肉强食,尔虞我诈,这对涉世未深、经验不足、不谙生意经的六位洋书生来讲,真是荆棘林立,陷阱遍地。一个初创小厂,产品不论在外观及内在质量上均无法与洋货和老牌子国货相比较,要打开销路谈何容易!

此外,流转资金紧缺、各地关卡横征暴敛等严峻现实,逼得工厂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迫于无奈,胡海秋产生了将工厂迁出上海的想法。经六人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将厂址前往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杭州,并进行了改组,公推善于经营管理的陈浩为经理兼厂长,陈海珊为协理,徐宝琳为监理,胡海秋与其他四人作为厂方协助。

之后,六一厂增添设备,经过生产技术的改进,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增加了新品种,打开了东北等地的市场,业务蒸蒸日上。不过好景不常,时局混乱,抗日战争爆发,工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胡海秋曾痛心地说:“六一厂的血液被吮吸干了。”抗战8年,六一厂停产了8年。直到解放前,六一针织厂一直在“生死”的边缘徘徊。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人民的解放军。1949年5月3日,是杭州市解放的日子,六一厂敞开大门,全厂职工列队站在行人道上,迎接解放军进城。

 

 

 

作者:记者 童文洁 编辑:姜青青 严勤